1 / 3
文档名称:

邯郸现象.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邯郸现象.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6/28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邯郸现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邯郸现象,就是官本位、官员走马灯似的频繁更换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地方组织法》规定市长任期为5年,然而在河北省邯郸市,15年竟换了9任市长!频繁的高层更迭让邯郸市的发展遭遇困境。
邯郸市有900万人口,,2007年GDP1600亿元。以人口而论,邯郸比世界上不少小的国家都大。
然而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官员——邯郸市市长却成了名副其实的走马灯。
自1993年开始,先后有唐若昕、赵禄祥、张秋阳、宋恩华、张力、聂辰席、王三堂、赵国岭等8人担任邯郸市长。2008年的最后一天,54岁的郭大建被任命为邯郸市代理市长。此前,赵国岭市长已经辞职——8位市长平均任期不满两年。
“市长的每次任免都非常突然,非常神秘。全市公民事先对新市长背景毫不知情,更不明白原市长辞职的理由和原因。”长期关注“邯郸‘父母官’变换如走马灯”的网络作家田奇庄,于2009年春节前夕与上百名邯郸知名人士和网络评论家联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反映了这一现象。
邯郸机场见证市长频繁更迭
2009年新年的前一天,邯郸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七次会议。此次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决定市长的更迭:接受原市长赵国岭的辞职请求,并任命54岁的原河北省信息产业厅厅长郭大建为邯郸市副市长、代理市长。随后,在2月12日至17日召开的邯郸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郭大建被邯郸市的人大代表们选举为新一任邯郸市市长。
而刚刚卸任的赵国岭担任邯郸市市长一职不过两年,一届5年任期尚未过半便又匆匆离去,进入省直机关,担任河北省农业厅厅长,不少人对此感到既惊异又在意料之中。在过去的17年,没有一位邯郸市长能够任满五年,难道此次换市长真的不顾社会舆论,邯郸市长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走马灯了吗?
身为邯郸市市民的网络作家田奇庄认为,频繁更换市长是邯郸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座只有两个停机坪的邯郸机场从项目立项到开航,便可见证邯郸走马灯的更换市长弊端之一斑。
2007年8月,邯郸机场正式通航,时任邯郸市长的赵国岭主持了首航仪式。邯郸机场的建设项目早在1992年就已酝酿。1992年,时任市长白录堂升任市委书记,辞去市长职务,由从秦皇岛调来的唐若昕接任。唐若昕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唐之子,在任两年多表现出色,为邯郸确立了数十个重点项目,其中包括邯郸机场、煤化工和邯济铁路等,当时已被国家计委立项。
1994年11月19日,唐若昕被调回北京,向邯郸市人大常委会辞去市长职务。唐若昕离开后,赵禄祥继任邯郸市长。赵禄祥是唐山人,此前在张家口任职,曾主政过开滦煤矿。但在他接任市长之后,机场项目被搁置了起来。接下来,河北日报记者出身的张秋阳市长任期仅一年左右,他对机场项目很低调,没有表明态度,也没有作出具体动作。但他上任后,解决了人民路占道拥堵的问题,邯郸城中村的改造工作也得到了加强。1999年,张秋阳被中组部作为中青年干部交流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任市长,而牡丹江市长宋恩华被交流到邯郸市,接替了张秋阳的市长职务。
宋恩华担任邯郸市长后,在他主持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达成一个意见:邯郸机场要在2002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但省里有官员认为邢台更适合建设机场,此项目再度被搁置。
2002年,宋恩华升任河北省副省长,当时担任河北省对外开放办公室主任的张力继任邯郸市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