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班幼儿交往情况观察记录与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8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班幼儿交往情况观察记录与分析.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18/6/29 文件大小:2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班幼儿交往情况观察记录与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班幼儿交往情况观察记录与分析
陈丽娟
【专题名称】幼儿教育导读(教师版)
【专题号】G511
【复印期号】2011年11期
【原文出处】《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1年2期第30~31页
【作者简介】陈丽娟,重庆市大足县实验幼儿园
    和谐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需求,也是孩子走向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在伙伴群体中和谐的交往,对他们锻炼交往能力,形成良好个性,以便更好地独立面对社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中班的孩子已具有了初步的社会交往意识,但和谐交往的水平、能力欠佳。为此,我对我班幼儿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观察,想探索一些幼儿和谐交往方面的有效策略,以便能更好地对幼儿社会性交往进行引导。
    观察对象、方法及内容——
    :中班部分幼儿
    :观察记录法
    :
    (1)记录本班部分幼儿社会交往中“不和谐”状况。(见表1)
    
    (2)记录本班部分幼儿社会交往行为的现状。(见表2)
    
    (3)记录本班部分幼儿交往意识与能力的现状。(见表3)
    
    观察结果与分析——
    通过39人次的观察记录,由表中可以看出:
    、多人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较强。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都能有意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如:两人一起游戏或共同来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
    ,平时大人对他们也许会百依百顺,因此有些孩子交往的意识与交往的能力还较弱,也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地方。例如:有的孩子被孤立,因为他们平时好动、对同伴有“暴力”倾向,胆小的孩子会回避和躲避他们,这反而会引起好动孩子的兴趣,会有矛盾冲突。也有孩子由于种种原因被同伴忽视了,如:任性、孤僻、没有玩具等,在一边显得很孤单。
    对本班13位幼儿交往现状进行观察,发现我班大部分幼儿有一定的交往意识,在家中和班级里对自己熟悉的长辈(家长、教师)会积极做出交往的反应。
    如在幼儿园:
    ,听见老师的招呼会马上做出回应,教师需要帮助也会积极尝试着帮忙;对熟悉的小伙伴的招呼会积极回应,见到客人、陌生人也不回避,能够大方地应对。
    ,有时也会用语言进行交流,平时在教师、同伴的提醒下,也有能力弱的孩子学****或模仿能力强的幼儿的交往行为。
    在对其他班的教师、小朋友主动交往能力方面,我班幼儿还做得不够好。
    如:熟悉的老师到我们班来就会主动叫,不太熟悉的教师进我班就需要本班教师的提醒,对他班的小朋友就更加不会主动打招呼了。
    日常生活里我们教育孩子看见认识的人都要打招呼,经过提醒、培养,孩子还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过生日,他们会拿蛋糕送给其他班的老师,请大家品尝,分享生日的快乐。
    。他们在家庭中对家庭成员基本能主动进行交往,而且态度亲密、放松。对家庭外的客人大多数能够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交往,对外班的教师能够使用礼貌用语,不过对自己正在进行的事情主动介绍的相对较少,但个别活跃分子平时的各方面较好,也比较自信,对他人的交往能力也好。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