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2010抗 震设计规范修订介绍.pdf

格式:pdf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0抗 震设计规范修订介绍.pdf

上传人:bazhan333737 2015/6/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0抗 震设计规范修订介绍.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修订介绍
技术发展部徐厚军
(根据有关学****资料整理)
一、总体情况
2010 版抗震规范共 14 章、12 附录、613 条,其中正文 468 条,附录 145 条,
强制性条文:56 条;正文增加 5%;附录增加 36%。新增内容:大跨屋盖建筑、
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混凝土筒体房屋以及性能
设计原则。删去内容:内框架房屋。各章节修订情况见下表:
1~3 章及附录原 96条修 36 条增 11 条计 107 条
4 章原 30条修 5条增 1条计 31条
5 章原 25条修 5条增 1条计 26条
6 章及附录原 107 条修 25 条减 12 条计 95条
7 章及附录原 72条修 16 条减 1条计 71条
8 章及附录原 40条修 9条增 6条计 46条
9 章及附录原 77条修 10 条增 14 条计 91条
10 章原 20条修 2条增 17 条计 37条
11 章原 33条修 4条增 6条计 39条
12 章及附录原 33条修 11 条减 1条计 32条
13 章原 21条修 3条增 3条计 24条
14 章增 14 条计 14条
合计原 554 条修 97 条增 59 条总计 613 条
二、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

2010 版继续保持了 89 版、2001 版抗震设计规范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下列
基本规定:
(1) 用三个不同的概率水准和两阶段设计体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
不倒”的基本设计原则;
(2) 以抗震设防烈度为抗震设计的基本依据,引入“设计地震分组”,体现地
震震级、震中距的影响;
(3) 不同类型的结构需采用不同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并利用“地震作用效
应调整系数”,体现某些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
(4) 按照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的原则,通过“多遇地震”条件下的概率可靠
度分析,建立了结构构件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多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
(5) 把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作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强调通过概念设计,
协调各项抗震措施,实现“大震不倒”;
(6) 砌体结构需设置水平和竖向的延性构件形成墙体的约束,以防止倒塌;
(7) 钢筋混凝土结构需确定其“抗震等级”,从而采取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
对框架结构还要求控制“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通过第二阶段的设计防止倒塌;
(8) 装配式结构需设置完整的支撑系统,采取良好的连接构造,确保其整体
性。
2010 版继续保持 2001 版某些抗震设计基本规定:
(9) 增加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 的设计要求;
(10) 提出了不同阻尼比的地震作用和控制结构最小地震作用的强制性要
求;
(11) 明确概念设计的某些具体要求,加强各类结构的抗震构造;
(12) 纳入隔震、减震设计以及非结构构件等,向性能化设计前进

(1)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局部调整
对于场地剪切波速大于 800m/s 的场地,新增场地类别 I0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