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旅客地道施工安全方案线路加固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旅客地道施工安全方案线路加固方案.doc

上传人:960106996 2012/10/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旅客地道施工安全方案线路加固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建铁路天津至秦皇岛客运专线工程
秦皇岛站旅客、行包地道工程


线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XX秦客专工程项目部一分部
2010年12月31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编制原则 2
三、工程概况 2
四、施工现场安管理及施工措施 2
五、应急预案 9
秦皇岛站旅客地道既有线安全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设计文件及相关图纸等资料。
2、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规定》(铁办[2008]190号)
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
4、《铁路营业线安全管理办法》(铁办190号)
5、《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6、北京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铁师〔2008〕435号)规定
7、《北京铁路局建设工程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办法》(京铁建[2010]28号)
8、北京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补充办法》(京铁师[2010]249号)
二、编制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用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既有线安全运营。严格遵守合同及设计文件要求,坚持先防护后施工的原则。
三、工程概况
秦皇岛站行包地道中心里程DK298+ 旅客地道中心里程为DK298+,结构为1-12m的框构桥是连接秦皇岛站与秦皇岛北站的一条地下旅客通道,,,装修完成后净宽12m,净高4m。地道地基设计应力值为200kPa,,主体结构为C40P10抗渗混凝土,地道采用全外包防水层防水,沉降缝中间埋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及施工措施
1、施工顺序
由于地道过长和受既有铁路及本身沉降缝的影响,地道需要分5段施工。
第一段:#电气化杆进行防护。
第二段:, 共计21m,对9道和京哈下行进行钻孔桩桩防护。
第三段:,对京哈上行进行钻孔桩防护。, 对既有秦东下联进行防护。
第四段:站内秦东上下联开通后施工KJ两段共计21m,对开通后秦东上联进行钻孔桩防护。
第五段:京哈首次拨线后施工EF两段21m,对开通后京哈上行进行钻孔桩防护。
行包地道施工顺序和旅客地道类同。
1、洞身及四通段施工
(1)、施工准备
在施工前,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在设备管理单位协助下核查地下管线、地表行车设施位置及分布并采取防护、迁改、迁移等措施。施工时,提前通知设备管理单位到场,并在其监护下施工。
因旅客地道横向连接秦皇岛站和秦皇岛北站,在施工中结合秦皇岛站过度方案进行主体施工,在每次施工中都邻近既有线,为保证既有线运营安全,本旅客地道施工采用防护桩防护。旅客地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防护桩施工---挖基坑---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钢筋安装----底板模板支护---底板混凝土浇筑---边墙钢筋安装---边墙、顶板模板支护---顶板钢筋安装施工---边墙、顶板混凝土浇筑----边墙、顶板防水层施工。
(2)、防护桩施工
基坑维护结构采用直径Φ800mm长18米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坑放坡处桩长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渐递减,灌注桩间隔1m一根,桩与桩之间用冠梁连接,防护桩采用钻机孔,防护桩与线路布置关系见防护桩平面布置图。
具体施工如下:
<1>、施工前探明施工范围内通信设备及电缆,如发现将其改移或支起施工范围以外。
<2>、打桩顺序自靠近铁路测向中间跳跃钻孔。
<3>、成桩后在桩顶制作冠梁,将各个挖孔桩形成一个整体建构,加强对既有线的保护。
<4>、、塌陷,采取注浆加固止水。
(3)、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时采用挖掘机机械开挖,分层分段开挖,最后剩余普通挖掘机不能挖出的采用加长臂挖掘机开挖,并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土质情况分层分段开挖,,集水坑的数量根据地下水量情况而定。
<2>、当发现维护结构变形或折断时立即加固。
<3>、边坡自下而上分段随开挖进行修理,开挖完毕后立即进行边坡保护,覆盖彩条布,在基坑坡角部分堆码沙袋。
<4>、基坑开挖时,观测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坑沿顶面出现裂缝、坑壁松塌或涌水涌沙时,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5>、基坑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地下水位较高,采用排水法降低水位时,对降低水位区的建筑物可能产生沉降,应加强观测,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