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雨水口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1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雨水口规范.doc

上传人:zxwziyou9 2018/6/30 文件大小:1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雨水口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雨水口设计应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第 节雨水口有关规定。雨水口布置应根据地形及汇水面积确定,完全按道路长度均匀布置,不仅浪费投资,且不能收到预期的效益。对于低洼和易积水地段,雨水径流面积大,径流量较一般为多,如有植物落叶,容易造成雨水口的堵塞。为提高收水速度,需根据实际情况,雨水口可采用串联形式,但个数不宜超过 3 个。
当道路纵坡大于 时,因纵坡大于横坡,雨水流人雨水口少,故沿途可少设或不设雨水口。坡段较短( 一般在 300m 以内) 时,往往在道路低点处集中收水,较为经济合理。雨水口的形式和数量,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雨水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确定,其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应大于雨水设计流量。
什么情况下设置单篦雨水口,什么情况下设置双篦雨水口?
,而双篦雨水口设于广场地面;
:20L/S
平篦式双篦雨水口的泄水能力:35L/S
平篦式多篦雨水口的泄水能力:15L/S(每篦)
根据地块的用地性质来判断将来有没有可能布置雨水口, 再就是根据地形和地面种类来判断可能汇入道路上的雨水量,只考虑靠近道路的一小部分区域。在一般管道支架的设计中,我们通常选用的支架仅仅为固定架,支撑架或者限位架,并没有绝对的限值一说,但是对于热应力管道,通过应力计算后,允许在一定小范围内移动,这时候就需要定值限位架了,也就是按照应力计算结果,给出最大的允许移动距离,如果达到这个数值,支架就起到绝对限制作用。这是因为管道很少是单独一根的, 尤其是对于热应力管道, 通常是按照一个管系来进行考虑, 如果主管道的热应力变形达到一定数值,会对支管产生非常大的应力,在应力计算的时候, 会对此主管作出定值限制。
城市道路雨水量计算方法与雨水口设置的初步探讨
一、前言
当路面水不能迅速排泄时,路面会形成水膜而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须在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设置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以及时排除路面雨水,确保在设计重现期内排水畅通、不积水;确保在超过设计重现期时,退水快、积水时间短
二、迳流理论
迳流产生过程[2] 一般而言,地面点在受雨过程中,首先被植物截留。在地面开始受雨时因地面干燥,渗水率较大,而降雨的起始雨率还小于入渗率,这时降雨被地面全部吸收。随着历时的增长,雨率大于入渗率后地面开始产生余水,当余水量积满洼地后,开始地面迳流,这时部分余水产生积水深度,部分余水产生迳流,在雨率增至最大时相应产生最大余水率,之后雨率逐渐递减,余水率亦渐减小,当雨率降至入渗率时,余水现象停止,但这时有地面积水存在,故仍然产生迳流,入渗率仍按地面入渗能力渗漏, 直至地面积水消失, 迳流见下图一。对于道路路面而言, 无植物截留, 且迳流系数较一般地面大得多, 因此余水历时、迳流历时、降雨总历时三者的起始点基本相同,累积入渗量极小,其曲线 h 可看成与 x 轴平行、接近 x 轴的一条曲线;再者由于路面相对平坦,死水曲线与累积入渗量曲线 h 可近似看作重叠。
流域汇流过程图二中各条曲线 t1,t2,……,tn 为等流时线,每条等流时线上各点的雨水流至集水口 a 的时间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