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师范生怎样听课评课
主讲:黄朝霞
一、听课评课的重要性
我需要滋养我的源泉,而这个源泉就是课。当我发现教育工作中以前我没有觉察到的某一方面时,当我仔细观察、深入思考而仍旧不能理解它的实质的时候,我就一连听它五节课、七节课,力求找出问题的答案来,这种问题常常使我激动焦急,弄得我坐立不安。
李镇西
魏书生
苏霍姆林斯基
窦桂梅
黄泽成
张诚
余宪
欧立新
可了解四个状态
,把握教学质量。
刘永胜:整体导课堂、兴趣贯课堂、练习进课堂
,指导专业发展。
职称评定
,掌握教学的方向
特需生
,思考管理细节。
(二)坚持听课评课能密切联系广大师生群众
理工大子校余丽英校长
(三)坚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获得开展教学研究的发言权。
如《看似“砸锅”味正浓》
《三次演示“捞”回铁牛》
《金色的鱼钩》
观看《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实录
二、听课的准备工作
(一)心理准备
、虚心
、尊重
“推门课”的讨论
(二)学识准备
。
师大子校彭正乔校长
,研究有关指导性文件,懂得该科教改的概况和发展趋势,以提高自己听课的敏感性。
。
三、听课的基本要领
(一)全身心投入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二)掌握观察要领
一听教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了,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
二听课讲的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如何;
《莫高窟》教学
四听教师的示范如范读、演算等;
五听学生的答题,读书中显露出来的才能和暴露出来的问题。
一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不是自然亲切;
例谈教师“走位”
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教具是否熟练,看教法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看是否关注全体学生。
《挑山工》
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
坡度、层次,抓生成。
同升湖学校摆图课例
例:《生命生命》“鼓动”一词理解飞蛾求生的欲望,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紧紧抓住文本,2:48-2:52不同形式的读,整节课读18次。
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自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一句话,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透过现象去分析它的实质
怎样才算启发思维
二看学生,看整个课堂气氛,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的练习、板演、作业情况;看学生举手发言、思考问题情况;看学生活动时间是否得当
《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
,介绍背景
师:(课前播放《烟花三月》歌曲)从大家陶醉的神情中,我看出大家非常喜欢。歌中有这样一句词:牵住你的手,分别在黄鹤楼。知道谁牵谁的手吗?
生:是李白的手。
师:对,说起李白和孟浩然还有一段故事呢。话说李白年轻的时候,挎一把宝剑,带一个酒壶,云游天下。在路过湖北襄阳时,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别没有丝毫影响二人的交往,他们一见如故,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天,孟浩然要去扬州,这对于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来说,可真是难舍难分,话另的场面十分感人。让我们去看看那话别的场面好吗?现在学习《黄鹤楼送别》。
,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海南毛立业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晚春三月,李白送孟浩然前往扬州,地点是在黄鹤楼。
师:这位同学非常善于抓关键词语,时间、地点、人物都已经明白了,很好。送完了,他还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他还写了一首诗。
师:这首诗叫——
生:《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遍?
生:晚春三月,李白为孟浩然饯行,孟浩然走后,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作了一首诗,诗名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非常完整,你可以当领导,善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