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乙酰氨基酚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诱导作用
药物经体内代谢通常会引起损伤,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是医学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之一。其常规剂量用药安全可靠,但在大剂量应用则可引起动物和人严重肝肾损伤,甚至死亡[1-2].孙大庆等[3]指出残留的抗微生物药对人体可产生多种直接和间接危害,甚至免疫力降低过敏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等毒害作用。可见了解药物代谢机制可为更好地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主要由细胞色素 P450 酶家族成员CYP2E1 酶代谢,且可影响 CYP2E1 的酶活性[3],从而加重其对肝脏的损伤。目前都以活体动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中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来揭示肝损伤的程度。姚光弼等[5]研究证实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 GSH 含量降低,MDA 升高。因此实验通过检测肝损伤有关的六种酶来探索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作用,也可为深入研究对乙酰氨基酚对 CYP2E1 的诱导作用奠定了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材料
药品与试剂
对乙酰氨基酚,批号:D1301026 购自 sigma 公司;谷草转氨酶(AST,批号:2013017)、谷丙转氨酶(ALT,批号:2013034)、碱性磷酸酶(ALP,批号:2013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批号:201403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批号:20140312)、(丙二醛 MDA,批号:20140310)、总蛋白测定试剂盒(批号:20140319),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实验动物
实验用雄性 Sprague-Dagkg-1)、中(150 mgkg-1)、高(250 mgkg-1)剂量组,每组 15 只。采用皮下注射给药,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给药后 1、6、24 h,各组随机取 5 只大鼠,检测各项指标。
指标检测大鼠固定后,断头取血,置于含有抗凝剂的试管中,3 500 rmin-1离心 5 min,上清即为血浆,-20 ℃保存待检。同时,迅速剖取肝脏,冰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湿后,称取湿重 g 左右,加入预冷的生理盐水,冰水中制成 10%匀浆,4 ℃ 6 000 rmin-1离心5 min,提取上清液,-20 ℃保存待检。其中 AST、ALT:2,4-二硝基苯肼法,ALP:磷酸苯二钠比色法,SOD:黄嘌呤氧化酶法,MDA:硫代巴比妥酸法(TBA),GSH:DTNB 改良比色法。所有酶的检测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操作。
数据处理实验的计量数据均以x軃±S 表示。采用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个样本均数之间的多重比较用 Post-Hoc LSD 法。
2 结果
血浆中 AST、ALT 和 ALP 的变化。
实验组大鼠血浆 AST 和 ALT 活性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均明显升高,且高剂量组(P<)差异极显着,中剂量组(P<)差异显着,低剂量组无显着变化(见图 1 和图 2),说明中、高剂量组引起细胞损伤导致血浆转氨酶升高,且高剂量组比较严重引起急性损伤;ALP 活性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24 h 显着降低(P<),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