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docx

上传人:xunlai783 2018/7/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
班会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知道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
2、通过听讲座,知道基本的法律、法规,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3、通过情境分析、讨论,知道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班会过程:
一、听法律专家的案例分析:
17岁的陈某和16岁的小卢以及尚不满15岁的张某三人,因要办事身上没钱,遂来到安徽省宁国市某中学门口,计划在学生放学后,向该校学生借钱。待到学校放学后,三人立即向早前认识的学生借钱,谁知分文也未借得,在这种情况下,三人遂决定“实在借不到,就硬要。”于是先由年纪较小的卢、张二人在校门口用言语威胁的手段,在两名学生处分别要来人民币2元和1元。随后,在听说一学生身怀320元学分款时,卢、张二人立即向其索借120元,该生当即拒绝,于是卢、张二人将其带到学校附近一围墙处,连同陈某一起继续言语威胁,此时,该生仍拒绝借钱给三人。于是,三人用暴力手段致使该学生被迫交出了120元。案发后,被抢学生立即报了案。随后,陈某退回了全部赃款,卢、张二人也在随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法院审理认为,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明确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被告人陈某、卢某和张某三人案发时均已满十四周岁,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鉴于三人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三人作出如下判决:陈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卢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张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上述三名被告人均系未成年人,三名被告人因为身上没钱临时起意抢劫之念,导致了一念之差,终获徒刑的结果,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了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未成年人是相对于成年人而言的,是一个法律概念,其年龄界限由法律作出规定,
各国大都以18周岁作为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年龄界限。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指的是14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作案动机单纯、盲目、初犯、偶犯多。
2、犯罪年龄低龄化。
3、未成年人犯罪涉财案件居多。
4、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现智能化。
5、连续多次作案增多。
三、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客观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受好逸恶劳的腐朽思想的侵蚀,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
2、法制观念淡薄。
3、判别是非能力差。
4、好奇、好胜,寻求刺激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也使一些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客观原因
1、家庭原因
2、社会原因
3、学校原因
(1)片面强调升学率,歧视差生。
(2)忽视道德和法制教育。
四、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
,学****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
,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