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分物游戏.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分物游戏.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7/1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分物游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分物游戏》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物游戏》。下面我将从3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说教材】
《分物游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有关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为学生今后认识除法和分数打下扎实的基础。教材提出了3个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问题1:分桃子:让学生感受分法的多样性,同时感受到“每份一样多”的方法最公平;
问题2:分萝卜:让学生体会平均分分法的多样性与结果的一致性,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问题3:分骨头:体会平均分的过程并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本节课以实际操作为主要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操作中逐渐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喜欢游戏活动,且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分物经验对平均分有初步的感知,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对物品进行平均分。在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平均分的理解是:分的一样多、同样多。还不能完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不会用“平均分就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几个”这样的语言去表达出来。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把教学目标设为:
,经历把小数目的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认识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连一连、圈一圈、画一画)或语言表述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说设计理念】
除法是小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其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活动基础上的。要突破学****除法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的具体意义。本课是让学生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我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创设了“小猴淘淘生日”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在“分桃子”时,让学生感知“每份分得一样多最公平”;“分萝卜”这一活动体会平均分,构建平均分这一数学模型;“分骨头”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最后在练****中让学生用“平均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内容我分为4个环节来教学: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②动手操作,探索新知;③组织练****巩固新知;④全课小结,畅言收获。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是小猴淘淘的生日,他特地邀请好朋友来家做客。大家看看都有谁来了。小猴子、小兔、小狗。淘淘非常高兴,准备了好多它们喜欢吃的,作为主人,淘淘想把好吃的分为大家,接下来我们就和淘淘动手分一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分桃子
出示两只小猴子,4个桃子。大家想一想可以怎么分?每只猴子可以分到几个桃子?生汇报,教师演示分的过程。
(让学生观察演示的几种分法)由学生说出“每份分得一样多”是最公平的分法。(板书:一样多)
让学生通过分桃子感知“分”的含义。
活动二:分萝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3只兔子的图,学生看图,说出信息。

,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于学困生加以指导。

、说明自己分的过程。通过学生动手,感知分的多样性。
学生展示完几种不同的分法后,教师引导学生:我们来看看最后每只兔子分到了几根萝卜?
生看图回答:最后每只兔子分到了4根萝卜。
,引出“平均分”。
我们刚才用了这么多方法分萝卜,虽然分的过程不同,但最后三只小兔都很满意,因为它们分得的萝卜一样多。
刚才我们给小猴子分了桃子,又给小兔子分了萝卜,虽然大家分的过程不一样,但是最后每只小猴子和每只小兔子都特别满意,这是为什么呀?
生答:因为每只小猴子分的桃子一样多,每只兔子分的萝卜一样多。
教师介绍:像这种分得一样多,同样多的分法,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板书副标题:平均分)
【设计意图:在两次分物活动基础上,揭示“平均分”概念。】
活动三、分骨头。(尝试用画图方式表示平均分)
,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
让学生自己读题,并说明白“平均分”的意思。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尝试理解。指名表述,着重演示第三种图。(课件演示圈一圈的分法)指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自己分骨头的过程。
学生在作业纸上动手画。教师巡视。
,在投影仪上展示,并口头汇报分骨头的过程。
,连一连的画法,于是利用课件出示圈一圈,连一连的画法。并通过实物直观演示,学生顿时明白了这种画法的意义。
:刚才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