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认识角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认识角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7/2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认识角教学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认识角》的教学反思
吴慈丽
《认识角》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经历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过程,体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氛围,激发学****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三角板,小棒,活动角
角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不强,所以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动手做中发现数学。我通过让学生经历欣赏生活中的角、摸角、画角、比角、找角的过程,使他们深刻认识角。欣赏角是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对角的认识,怎样才是一个角,摸角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画角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比角是用活动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找角是为了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觉得本节课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能紧紧抓住本质性的东西进行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溶入学****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把数学知识实践化,真正体现数学的魅力。
在突破角的难点上,我借用两个边长不一样的活动角,教师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而和边的长短无关的结论。但这个活动总的来说就是,突破这两个难点还不够明显。老师没有很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操作,有一部分的学生是明白了,好像有一部分的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应该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认识角》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所接触到的一个抽象图形的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意无意接触过角,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教材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编写,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为进一步学****后面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依据上述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角——摸角——摆角——画角——比角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数学的兴趣。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它的张口有关。教学难点: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认识能力有限,对抽象图形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