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天津南港工业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格式:doc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天津南港工业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上传人:zl201163zl 2015/6/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天津南港工业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天津南港工业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
天津南港工业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天津南港工业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1
一、 前言 1
二、 规划依据、范围和原则 2
第二章 现状概况 2
一、 现状自然条件 2
二、 现状建设情况 3
第三章 功能定位与规模 4
一、 区域发展与上位规划 4
二、 功能定位 4
三、 发展目标 4
四、 就业岗位预测 4
第四章 规划布局 5
一、 现状分析 5
二、 布局原则 6
三、 布局结构 6
四、 用地布局 6
五、 产业布局 7
第五章 用地控制 9
一、 单元、街坊和地块的划分 9
二、 地块分类控制 9
三、 建设开发控制 10
第六章 油气开采设施布局 10
一、 规划原则 10
二、 总体布局 11
三、 井场布局 11
四、 管线布局 11
五、 油气储存站点设施布局 11
第七章 综合交通规划 11
一、 道路交通现状及分析 11
二、 南港工业区运输需求预测 11
三、 对外交通规划 15
四、 区内交通系统规划 16
第八章 市政工程规划 20
一、 给水工程 20
二、 排水工程 20
三、 电力工程 22
四、 通讯工程 22
五、 燃气工程 22
六、 供热工程 23
七、 环卫设施 24
第九章 绿地水系规划 24
一、 绿地系统规划 24
二、 水系统规划 25
第十章 公共设施规划 26
一、 规划原则 26
二、 公共设施规划 26
第十一章 岸线利用规划 26
一、 岸线利用原则 26
二、 岸线利用规划 26
第十二章 城市设计要求 27
一、 整体景观系统 27
二、 公共开放空间 27
三、 标识系统 28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和综合防灾规划 28
一、 环境保护规划 28
二、 综合防灾规划 29
第十四章 竖向规划 31
一、 现状情况 31
二、 规划原则 32
三、 竖向规划 32
第十五章 实施保障措施 32
一、 规划管理建议 32
二、 开发模式建议 33
三、 支撑体系建议 33
规划背景
前言
1、规划背景
自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经国务院批复实施以来,天津的城市定位得到了极大提升、城市发展空间有效拓展,一大批国家级项目陆续进入,有力地促进了天津发展,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县加快发展三个层面联动发展的格局开始形成,市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跨越式发展时期。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新的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和招法,站在新的高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对策、优化发展格局,提高规划建设水平,更好地推动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按照现有的港口布局,未来7亿吨货物吞吐量、2800万标准箱的集装箱吞吐量主要集中在现状北疆、南疆和在建的东疆港区,由此产生的大量集疏运交通和城市交通之间存在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迫切需要通过港口布局调整破解港城矛盾,促进港城协调发展。目前,公路、铁路均缺乏直通西部大通道,与西部的联系通道绕行严重并且能力受限,联系东北和山东等环渤海地区的沿海通道还没有形成,与北京和河北省之间的联系还有待加强,迫切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集疏运交通体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为解决天津市目前和未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天津市提出了实施“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北港区由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东疆保税港区以及临港工业区(含临港产业区)等组成,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旅游和客运等综合功能以及重型装备制造业。
南港区是指独流减河以南规划建设的新港区。近期主要依托石化、冶金等重化工,建设工业港区。远期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区。
通过“双城”战略,完善城市战略布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北方经济中心建设。通过“双港”战略,优化港口布局,促进港城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南港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委托编制了《天津市南港工业区分区规划(2009-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构建特色突出、资源集聚、布局有序、运营高效、配套完整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形成区内工业产业和周边城区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格局;建设成为集聚效应好、经济规模大、国际化水平高、带动能力强、主导产业优势明显、资源能源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