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重庆梁平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doc

格式:doc   大小:8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庆梁平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doc

上传人:88jmni97 2018/7/3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庆梁平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庆梁平: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
重庆梁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胆创新,勇于开拓,走出了一条合理统筹城乡综合配置的新路。
“乐胜范本”——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有益探索

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的重要载体,也是梁平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突破口”。自2008年正式推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以来,梁平共启动34个集居区规划建设,建房户1573户,,,居住人口4990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龙门镇乐胜集中居住区是梁平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典型范本,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和北京大学城乡一体化课题组曾经对其作了专门的采访和调研。
乐胜农民集中居住区位于龙门镇乐胜村1组,紧邻原拱桥乡场镇,一期规划占地面积55亩,设计入住250户1000余人,,%,%,,建成后将达到宜居社区标准。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建设,集居区已初具规模,路、电、水基础设施齐备,公厕、垃圾站、综合门诊、公共服务中心、休闲娱乐广场、农贸市场等正在规划建设之中,还争取引进民办幼儿园和超市一个。已签订入住协议的农户有150余户600多人,80%以上房屋主体工程完工,60多户已迁入新居。
“乐胜范本”作为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有益探索,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准确把握定位,合理规划。龙门镇打造乐胜农民集中居住区,旨在将集居区与原拱桥乡场镇紧密结合,成为原有场镇的重要功能区,并最终将这个片区建设成龙门镇的经济副中心。由于目标明确,乐胜集居区的建设土地转让思路清晰、规划合理。
二是打破地域限制,科学选址。乐胜集居区选址于乐胜村、河龙村、沙井村、拱桥村的结合部,可方便四个村的群众入住;当地周围为环形浅丘,集居区位于小盆地中央位置,农民入住、耕作两相宜;借助原拱桥场镇的“余威”,还可辐射周边的明达镇尖峰村、城北乡大长村、文化镇齐发村,可谓一举多得。
三是充分发动群众,有效造势。乐胜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过程中,镇、村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就同不同意建、怎么建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阐明建设集居区的好处,形成一致共识。规划形成后,及时向群众公布,并在龙门场镇、拱桥场镇、集居区建设工地等醒目位置,制作大型规划效果图,让村民提前看到未来家园的样子。由于工作到位,措施及时有力,乐胜社区建设实施一年多来,无一户村民上访。
四是补偿地力级差,合理置换。乐胜村同乐胜村1组签订协议,通过土地置换、适当补偿获得集中建设用地。对乐胜1组因建设用地而重新调配土地的农户(宅基地复垦后的土地);对因经商或外出务工等其它原因不愿承包耕地的,则在其向集体经济组织出具书面放弃承包耕地承诺书后,。
五是多种方式并用,建设创新。在乐胜集居区建设土地转让中,创造性地同时运用了多种建设方式,如:镇村联建、村村联建、村组联建等。
六是各方主动参与,全面扶持。乐胜集居区规划建设进程中,县委办公室、县发改委(统筹办)
、县建委、梁平供电分局等单位主动参与、积极奔走,大力扶持。龙门镇党委、政府实行“一套班子、一把尺子、一个声音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