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八章焊工
概述
焊接是将两个分离的金属体,在相互接触处进行局部加热、加压或既加热又加压,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加工方法。
作为不可拆卸的连接方法,在焊接被广泛应用以前,主要是用铆接来连接金属结构件,如图所示。
焊接时,经加热熔化后而冷却凝固的部位,称为焊缝。
被焊的金属体,称为母材(或称母体金属)。
两个金属体连接处,称为焊接接头,它由焊缝及焊缝附近受热影响的区域组成,如图所示。
【实训操作与思考】
了解焊接件的焊缝形式和铆接件的铆接过程。
手工电弧焊
手工电弧焊是利用在焊条与焊件之间产生的电弧热量,使焊条和焊件金属熔化后成为一体,从而获得牢固连接的一种手工操作的焊接方法。
手弧焊的焊接过程如图所示。
焊接前,先将工件和焊钳通过导线分别接到电焊机的两极上,并用焊钳夹持焊条
焊接时,先将焊条与工件瞬间接触,造成短路。
然后快速稍微提起焊条,并使焊条与工件保持很小的距离,这时,在焊条与工件之间便产生了电弧。
电弧热将工件接头处和焊条端部熔化,形成一个熔池。
随着焊条沿焊接方向向前移动,新的熔池不断产生,原先的熔池则不断地冷却、凝固,形成焊缝,从而使分离的工件连成整体。
焊接电弧是在焊条与工件之间的气体介质中长时间而剧烈的放电现象。焊接电弧由阴极区、弧柱区和阳极区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由于焊接过程中正极与负极上的热量不同,所以用直流电进行焊接时,有正接和反接两种接线方法。
当工件接正极,焊条接负极时称正接法,这时电弧中的热量大部分集中在工件上,这种接法多用于焊接较厚的工件
若工件接负极,焊条接正极则称反接法,用于焊接较薄的钢制工件和有色金属件等。
而在使用交流电进行焊接时,由于电弧极性瞬时交替变化,因此,在焊条与工件上的热量和温度分布是相等的,不存在正接或反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