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7〗〖酶经典实验〗(补充)
实例1(高效性):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P78
:
鲜肝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和Fe3+都能催化H2O2分解放出O2。经计算,%的FeCl3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相比,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二、方法步骤:
步骤
注意问题
解释
取4支洁净试管,编号,分别加入2mL H2O2溶液
将2号试管放在900C左右的水浴中加热,观察气泡冒出情况,与1号对照
2号试管比1号试管放出的气泡多。这一现象说明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
向3号、4号试管内分别滴入2滴FeCl3溶液和2滴肝脏研磨液,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若滴入的FeCl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会影响实验准确性
,放置过久,可受细菌作用而分解,使肝脏组织中酶分子数减少,活性降低
,使细胞内的酶释放出来,增加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2-3min后,将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入3号和4号试管内液面的上方,观察复燃情况
,动作要快,不要插到气泡中
:
3号试管产生气泡稍多而小,冒泡时间长,卫生香复燃;
4号试管产生气泡极多而大,冒泡时间短,卫生香猛烈复燃(避免卫生香因潮湿而熄灭)
实例2:下面是验证唾液淀粉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
已知:⑴滴加斐林试剂水浴后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还原糖的存在;
⑵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但不能水解蔗糖成为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果糖、葡萄糖具有还原性,淀粉和蔗糖不具有还原性。
加入物质
试管号
1
2
3
4
1%淀粉溶液(滴)
4
—
4
—
2%蔗糖溶液(滴)
—
4
—
4
稀释的唾液(滴)
—
—
1
蒸馏水(滴)
1
1
—
恒温处理15min
37℃
37℃
37℃
37℃
斐林试剂(滴)
1
1
1
1
沸水浴(min)
3
3
3
3
砖红色沉淀
—
—
+
—
⑴表中的3号试管和4号试管各留下了一处空白,你认为3号试管的空白处的处理应是________,4号试管的空白处的处理应是____,其理由是
_ 。
⑵实验中1号和2号试管起____作用。
⑶实验结果说明__号试管内有还原性糖的存在。
⑷本实验中保持试管温度为37℃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⑴加入1滴唾液;不加水;保证每试管有等量的物质,从而证明实验结果的差异是由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引起的⑵对照⑶ 3 ⑷唾液淀粉酶在37℃左右时催化效率最高
〖实验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B1C5S1,P78、P83))
:
。 。
二、实验假设:
; 。
〖☆探究性实验程序〗 →→(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实例3: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原理:
,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
(淀粉水解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中间产物遇碘后,会呈现红褐色或红棕色。)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色。注:市售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600C
操作
注意问题
解释
取3支试管,编上号,然后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另取3支试管,编上号,然后分别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
将装有淀粉溶液和酶溶液的试管分成3组,分别放入热水(约600C)、沸水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在同一组不能用不同温度处理淀粉溶液和酶溶液
防止混合时,由于两种溶液的温度不同而使混合后温度发生变化,反应温度不是操作者所要控制的温度,影响实验结果。
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保持各自温度时间不能太短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需要一定时间
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并记录
碘液不能滴加太多
防止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用表格的形式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