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Zll
一、当前中日关系现状分析
从经济角度来讲,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往来频繁,互补性强。日本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原料和劳动力,而中国需要日本的先进技术、市场和资金。
日本复苏需要中国,中日经济联系紧密。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这期间中日经贸往来飞跃发展,贸易总额从最初的年约11亿美元扩大到约3000亿美元,日本也在参与帮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野田是前财务大臣出身,自然明白以日本历任首相为鉴,只有有效拉动日本本国经济,首相之位才坐得长久。目前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出口市场,要走出经济低迷,日本离不开庞大并还在日益增长的中国市场、离不开强劲“中国特需”的拉动。所以野田自9月初上任以来,就数次公开表达年内访华的决心,甚至称即使耽误国会会期也要成行。这一外交上的优先安排,凸显出震后的日本,面临复苏乏力、产业空心化、日元升值、财政赤字严重等问题,在欧美经济“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只能倚重同中国的经贸合作。
野田为修复中日关系而来。野田上任不久便宣布内阁成员不再参拜靖国神社:奉行“泥鳅政治”的野田内阁,注重的是“务实”,把经济作为工作重心。从日本宣布加入TPP的同时也着力推进中日韩FTA就可以看出, 日本是以本衡以谋取最大利益。正因如此,为了“修补”日本加入TPP谈判带给中国的不信任感,日本政府频频释放友善信号:日本希望中日间起草签订一个海上危机管理协定。一旦东海的争议海域发生突发事件后,中日高层将通过热线电话确认并及时寻找解决办法。日本对近期误入本国领海遭到逮捕的中国渔民仅进行了象征性的罚款就给予释放,与去年的钓鱼岛撞船抓人事件相比有天壤之别。日本财务省决定近期购买中国100亿美元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债,并称可帮助中国培养一个人民币债券离岸市场,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逐渐增强的国际货币结算地位的信心和支持。
二、中日关系发展前景
要改善处在低谷时期的中日关系,使之健康发展,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予以把握:
。
中日双方要认真落实胡锦涛主席的五点主张精神,认真解决历史认识问题。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历史认识问题。近10年来,日本不断有否认和美化战争的行为,但日本朝野、媒体却不顾事实,不顾被害国家的感情,将中国民众的不满情绪,归结为中国进行所谓“反日”教育的结果,这种误导和煽动日本民众的冷战思维是当前中日政治关系严重倒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应本着负责任的精神,尽早解决历史问题和摈弃冷战思维,遇到问题应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通过对话的方式解决,而不是任意恶化。
,促进相互理解。
今天推动中日友好的力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动,老一代从事中日友好的政治势力和民间人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中日大学生却彼此缺乏了解,对双方历史的了解程度有相当明显的差距。最近由笔者组织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对日本历史理解的人数比例为55%,
而日本学生仅为28%。尤为遗憾的是,维系两国关系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日本民众中正被逐渐淡忘。所以,加强文化外交和民间交流,以文化为使者,以第二轨道的民间外交为纽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