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替硝唑注射液致椎体外系反应1例
王俊茹,王军华,慈丽君(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山东威海,264400)
患者女,23岁,因头面部外伤,出血半小时,于2006年8月6日来院就诊。患者伤时昏迷,醒后头晕,当时情况记忆不清。无恶心、呕吐。查体:℃、脉搏78次/分、血压120/80mmHg(16/)。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左面部有长约4cm挫裂伤口。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诊断为①脑震荡②左面部软组织挫伤。手术室行清创缝合术,术后给予TAT1500Uim,(200ml)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在静脉滴注替硝唑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H10980133)过程中,患者述略感肢体麻木,5分钟后出现肌张力增高,颈项强直,双手成抽搐状,双下肢僵硬,屈膝不能。病理征(—)。患者神志清,舌体软,无斜视。测血压110/70mmHg(),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管道,给予iv地塞米松5mg,安定10mg im,急查血生化,结果无异常。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20min后患者入睡。2小时后患者睡醒后肌张力正常,症状消失。主诉无不良感觉。密切观察病情24小时,复查头颅CT及血生化结果均正常。患者既往无癫痫及药物不良反应史。考虑为替硝唑注射液所致锥体外系反应。
替硝唑注射液主要用于厌氧菌感染,其抗菌作用是通过干扰细菌DNA代谢过程,导致菌体死亡。其不良反应多为消化道症状,皮肤过敏,口腔金属味等,高剂量可引起癫痫发作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等。该药脂溶性高,可穿透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有较高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80%。考虑本例患者头部外伤后,遭受暴力的神经细胞水肿,脑细胞代谢系统紊乱,而大量替硝唑短时间体内蓄积,穿透血脑屏障,又在脑细胞中形成较高浓度,间接影响黑质—纹状体或下橄榄核、齿状核内的神经递质,使多巴胺和乙酰胆碱平衡失调,脑脊液中乙酰胆碱升高,导致椎体外系反应。提醒临床在应用该药特别是长期大量及外伤用药时,要注意防范。
作者简介:王俊茹,女,(1979—),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胸外科,本科,护师,电话:0631-8474136,邮编:264400,E-mail:wjrw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