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法制史习题.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法制史习题.doc

上传人:wzt520728 2018/7/5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法制史习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法制史
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的选择项,请将正确的选择项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商代监狱的是( ACD )
A 圜土
B 钧台
C 囹圄
D 羑里
2、史载:“周有乱政,而作(D)”
A 禹刑
B 汤刑
C 吕刑
D 九刑
3、西周时期涉及结婚的礼仪制度被称为( D )
A 吉礼
B 凶礼
C 宾礼
D 嘉礼
4、西周时期的惯犯称为( C )
A 眚
B 非眚
C 惟终
D 非终
5、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 B )
A 质剂
B 傅别
C 债券
D 约书
6、下列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颁布成文法的有( AB )
A 仆区之法
B 茆门之法
C 子产铸刑书
D 邓析制竹刑
7、下列属于秦朝徒刑的有(ABCD )
A 城旦舂
B 鬼薪白粲
C 隶臣妾
D 司寇
8、秦朝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被称为( D )
A 律
B 法律答问
C 封诊式
D 廷行事
9、汉朝《九章律》在《法经》基础上增加的篇目是( BCD )
A 杂律
B 户律
C 兴律
D 厩律
10、汉朝如被告及其亲属不服判决而申请上诉复审,称为( D )
A 告诉
B 举劾
C 读鞠
D 乞鞠
11、被称为“张杜律”的是( B )
A 《曹魏律》
B 《泰始律》
C 《北魏律》
D 《北齐律》
12、下列律典的篇目有二十篇的有( BC )
A 《曹魏律》
B 《晋律》
C 《北魏律》
D 《北齐律》
13、下列属于隋朝的律典的有( AB )
A 《开皇律》
B 《大业律》
C 《武德律》
D 《永徽律》
14、下列关于唐律五刑制度说法正确的有( AD )
A 死刑分绞、斩两等
B 流刑分流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三等
C 徒刑分徒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五等
D 笞刑分笞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五等
15、唐朝时在长安一波斯人打伤一朝鲜人,该案件应( A )
A 以唐律处理
B 以波斯律处理
C 以朝鲜律处理
D 由当事人协商选择律法处理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 C )
A 《开皇律》
B 《永徽律》
C 《宋刑统》
D 《唐六典》
17、元朝设立的主持全国佛教事务和统领吐蕃地区军民之政的中央机构是( B )
A 大宗正府
B 宣政院
C 理藩院
D 都察院
18、下列属于明朝刑事法制内容的有(ABCD)
A “奸党”罪
B 充军刑
C 廷杖
D “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刑事原
19、下列属于清末“预备立宪”内容的有(ABCD )
A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B 设立咨议局
C 筹建资政院
D 公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20、下列宪法或宪法性文件采用或肯定责任内阁制的有( BCD )
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天坛宪草”
D “贿选宪法”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七出三不去
西周时期在解除婚姻方面的一整套制度。其中七出是男子可以休妻的七项条件,具体是指:不顺父母,去;无子,去;***,去;妒,去;有恶疾,去;口多言,去;盗窃,去。三不去是男子不能休妻的条件限制,具体是指:有所取而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一直至清末,都大体适用。
2、春秋决狱
春秋决狱,是指在审判案件时,如果法律无明文规定,则以儒家的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其首倡者为董仲舒,其基本精神为“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大致就是根据案情事实,追究行为人的主观动机,动机邪恶者即使犯罪未遂也不免刑责,首恶者从重惩治,主观上无恶念者从轻处理。
3、秋审
清代号称国家大典,是每年一度对在押刑犯进行特别复核的制度,沿袭明代朝审制度而来。具体来说,是对死刑判为斩监候或绞监候的案件,先由各省整理复核,按犯罪性质、情节区分为情实、缓决、可矜、留养四类,然后于每年八月中下旬在天安门前金水桥西由中央主要官员对在押死囚共同进行会审,最后由刑部具题奏报皇帝作最后裁决。
4、马锡五审判方式
马锡五在担任陕甘宁边区法官时,采取巡回审判方式,依靠群众,深入调查研究,运用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方法,纠正了一审判决中的若干错案,及时审结了一些缠讼多年的疑难案件,减轻了人民的讼累,其审判方式被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唐律关于犯罪自首的基本规定。
答:首先,严格区分自首与自新的界限。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代罪行的,为自首,唐律采取“原其罪”的原则,免于追究刑事责任。但犯罪已被揭发,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