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采区供电设计及安装标准
一、设计标准
1、供电方案
设计应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采区地质条件、采煤方法、巷道布置以及采区机电设备容量、分布情况,选择供电方案。
⑴在保证供电可靠的前提下,力求使用的设备、电缆等设备最省。
⑵尽可能由一台变压器向一个生产环节或工作面的机械供电,以便缩小事故所引起的停电范围,当变压器多于一台时,应合理分配负荷。
⑶变压器尽量采用分列运行。
⑷设计应满足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要求。
⑸尽可能使变压器经济负荷系数为50%~70%左右。
⑹采、掘实行分区供电,如果受条件限制,不能实现时,应选用带选择性漏电保护的供电方式。
2、电器设备的选择
⑴电气设备的选用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九章表10的规定。
⑵电气设备的额定参数应符合要求。
⑶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要适应电网和工作机械对保护的要求。
⑷电器设备的接线喇叭口的数目和内径要同电网接线的需要及所选的外径相适应。
3、低压电缆的选择
⑴电缆截面满足正常工作时的工作电流的要求。
⑵电缆的机械强度必须符合要求。
⑶正常运行时,电缆网路实际电压损失不得超过网路允许的电压损失。
⑷大容量电动机起动时要能保证其它电气设备对电压的最低要求。
⑸必须选用取得煤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电缆主线芯截面应满足供电线路负荷的要求,并带有保护接地用的足够截面的导体;电缆敷设地点的水平差应与规定的电缆允许的水平差相适应;严禁采用铝包电缆。
⑹在总回风巷和专用回风巷中不应敷设电缆。在机械提升的进风的倾斜井巷(不包括输送机上、下山)中敷设电缆时,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⑺敷设电缆(与手持式或移动式设备连接的电缆除外)应遵守相关规定,并严格执行。
4、保护要求
⑴应装设过流、短路保护装置,并必须用最小两相短路校验保护装置的可靠动作系数。
⑵应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⑶有保护接地。
⑷各保护应安全、可靠、动作灵敏并具有选择性。
二、供电安装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1、紧固件
⑴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齐全、紧固无锈蚀。弹簧垫圈的紧固程度以压平为合格,螺母的紧固程度应达到通用标准的力矩为合格。
⑵同一部位的螺母、螺栓规格一致。平垫、弹垫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符合,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⑶螺栓、螺母不允许用塑料或轻合金材料制造。
⑷防爆面采用螺栓坚固后应留有2倍防松垫圈余量,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
2、防爆性能
⑴防爆结合面(工类)的间隙、直径差或最小有效长度(宽度)必须符合《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表4-1-1的规定。
接合面型式
L
L1
W
外壳容积V(1)
v≤
v>
平面、止口或圆筒结构
-
-
带有滚动轴承的圆筒结构
-
-
-
-
-
⑵操纵杆直径(d)与隔爆接合面长度(L)应符合《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表
4-1-2的规定。
⑶,。
⑷螺纹隔爆结构、螺纹精度不低于3级;,螺纹的最小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应符合《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表4-1-3的规定。
⑸防爆接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应不大于原设计的维修余量。
⑹防爆接合面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应涂防锈油或磷化处理。如有锈迹,用棉纱擦净后,留有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抚摸无感觉者仍算合格。
⑺观察窗孔胶封及透明度良好,无破损、无裂纹。
3、设备电气性能
⑴所有使用的电气设备,包括电缆通电前均要进行绝缘摇测。低压防爆开关660V用1000V摇表摇测应不低于5MΩ,检漏保护装置不低于10 MΩ,高压隔爆配电装置用2500V摇表摇测不低于1000 MΩ。
⑵安装时,电网系统总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660V不低于50KΩ。
⑶导线绝缘不允许破损老化,用1000V摇表摇测不低于5 MΩ。
⑷开关的开距、初压力、终压力、超程、三相不同期性,均要符合规定。
4、设备环境和设备使用、涂饰
⑴所有设备表面应清洁卫生。设备外壳应无缺损、断裂、无开焊、锈蚀现象。开关架尺寸统一无变形。
⑵设备应摆放在无淋水和不含有破坏金属及绝缘的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馈电开关摆放倾斜度不超过15°。
⑶设备外壳及开关架应刷漆、摆放整齐。电气设备防爆标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