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走近英雄解读英雄成就英雄
——《船长》一课教后感
曲德富
中国人历来崇尚英雄,谈起英雄,无不是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人们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许多的英雄来。古有贤明圣德的尧舜禹汤、雄才大略的始皇武帝,文治武功的唐宗宋祖……,今有文武双全、运筹帷握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普通一兵雷锋……他们如一颗颗璀璨的明星,点缀着中华民族的史册。这些的英雄的名字,早已不知不觉地镌刻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成为他们的偶像或榜样。因此,于生俱来,孩子们似乎特别喜爱英雄、崇拜英雄,最喜欢读英雄的故事。
今天的教学,就是围绕英雄展开的。读的课文是英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说《船长》,讲述的是一个动人的故事: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由于“玛丽”号巨轮的突然撞击,“诺曼底”号轮船的船身被撞开了一个大口子,船上的乘客无不惊惶失措,争相逃命,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哈尔威挺身而出,沉着镇定地指挥全体人员有条不紊地撤离,而自己却以身殉职,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读完课文,我就被船长忠于职守的举动给深深地震撼了,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尊黑色的塑像,船长正目光凝然、注视前方,脸上是那么安详平和。试问天下苍生,有谁,能在死神的面前,真正做到了超然与宁静;能面对死亡,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舍生取义?这对于芸芸众生来讲,是望尘莫及的。由此,我又不禁联想起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故事,与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是轮船沉没,也是众人争相逃命,也是船长下令紧急救援。所不同的是,“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责任在船长,因为是他的错误决策才造成了这一惨剧。而我们的哈尔威船长,自始至终,都是那么完美,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如何让孩子们走近英雄,解读英雄,也与我一样真心为英雄所感动呢?我又想起了孩子们的英雄情结,在他们幼小的心田,早已埋下了英雄的种子,只要好好引导、充分调动其阅读期待,以情动情,必能水到渠成。
于是,我就先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读孩子们收集自己喜爱的英雄故事,先在课上侃侃而谈英雄,古人云:未成曲调先有声。待学生的英雄情感慢慢升温之际,我再出示《船长》一文,并以动情的话语向学生娓娓道出船长的故事。这一刻,教室里是那样安静,学生似乎都进入了情境,与船长共忧,与船长共急,特别是在讲到在最后一刻,船长于船共亡时,孩子们无不黯然神伤,为之惋惜慨叹。见此情景,我又话锋一转,反问学生:“作者在文章最后说:‘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你们认为船长是英雄吗?请细细阅读课文,摆出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有的埋头研读课文,划句子,读句子,写旁注;有的几人凑在一起,小声议论着;还有的正在大声地动情朗读着课文……此情此景,使我为之动容。我也加入了一个小组,听取学生的交流。大约十分钟后,教室里又渐渐趋于平静。有一大部分学生陆陆续续地举起了手。也有一部分学生不举手,只是睁大眼睛看着我。差异总是有的,我又何必强求呢,他想说时,准会举手开口的。于是,我开始组织大家谈自己的想法和理由。有的学生说:“我最佩服的就是船长的临危不惧,船出了事,船上的乘客无不惊恐万分,争相逃命,像疯了一样。只有船长临危不惧,还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撤离。我是从船长的话语中看出来的,我给大家来读一读。”于是声情并茂地读起了课文。也有的说:“书上有这么一句,必须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