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西方音乐欣赏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方音乐欣赏论文.doc

上传人:bjy0415 2018/7/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方音乐欣赏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摘要:音乐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它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但它伴随人类穿越古今。音乐是寄托人情感的媒体,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直观性。科学证明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有着强力的导向作用。音乐创作是艰苦的劳动,音乐欣赏却是轻松的享受。
关键字:音乐,欣赏,品位,心理学
解析音乐欣赏
音乐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它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但它伴随人类穿越古今。音乐是寄托人情感的媒体,通过声音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现,有着强烈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从声乐到器乐,从钟鼓到交响乐,从传统到现代,古今中外伟大的音乐和音乐人不计其数,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一曲曲美丽动人的旋律在不断地感动和感染着你我他。
古语有云“凡音之起,由心生也”,音乐能给听者带来的强烈精神共鸣。“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两个心有灵犀的音乐先辈就这样诠释了知音难觅的一段佳话。伯牙弹奏的绝妙旋律,融入了自己的复杂情感,情感与音乐的完美交融,造就了完美的音乐。而听者要真正理解它,也需要有同样的情操、志向,子期做到了。对音乐的理解,实际上就是情感与情感的碰撞,知我心者,方知我曲。
科学证明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有着强力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分为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不同的音乐,总给人以不同的心灵感受,好的音乐能改善人的心情,不好的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赫姆霍茨,以及后来的一些科学家曾对声音对听觉器官和听神经的作用进行过深入而详尽的研究。他们发现一根听神经纤维只接收和传导相应的一种频率的音响。音乐的生理作用首先是通过音响对人的听觉器官和听神经的作用开始的,进而才影响到全身的肌肉、血脉及其它器官的活动。有人研究认为声音可以使肌肉增加力量。快速的和愉快的音乐可以消除肌肉的疲劳。还有人发现,在音调完全和谐或音乐的强度猛然更换时以及一曲乐调将终结时,脉搏和呼吸速度变快。又有人研究认为忧伤的音乐使脉率变缓,欢快的音乐则使脉率变快。正因为音乐有着如此强大的魔力,许多医院已经把“音乐疗法”引入了他们的治疗方法当中,像音乐麻醉这种就已经是个成功的例子。
音乐是“无私”的。无论男女老少,高低贵贱,都有机会一亲音乐的芳泽。古往今来,没有哪个正常人,一生都未品尝过音乐的味道。王公贵族们可以享受奢华的宫廷音乐,而平民百姓也有自己的民间小调来陶冶情操。“英雄不问出处”,出身并不影响一个人热爱音乐,不阻碍一个人成为音乐家。“乐圣”贝多芬出身平民,柴可夫斯基生于贵族,人们会永远记得《英雄》《命运》抑或是《小夜曲》《黑桃皇后》,但大多数人不会在意他们的家庭背景,是音乐赐予他们无上的荣耀,得以永载史册,而不是什么其他的东西。
音乐有时却也会“偏心”。就像“天才”总是让人羡慕的,“音乐神童”莫扎特8岁便能创作交响乐,贝多芬11岁就发表了《钢琴变奏曲》,音乐大师似乎都有着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对于这些,旁人只有感叹的份。有些人能生来就能与音乐结缘,于是,贝多芬出身音乐世家,从小身上就流着音乐人的血液,有些人却要靠自己后天的努力,来攀爬音乐大师的山峰,于是,海顿历经了坎坷,方才铸就“交响乐之父”的金身。
音乐创作是艰苦的劳动,音乐欣赏却是轻松的享受。不要以为出身贵族或者音乐世家便能在维也纳开演奏会,便能谱出世界名曲,音乐家不是一天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