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章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是反映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包括: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等。
第一节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总量指标是统计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所得到的总和指标。其表现形式是具有计量单位的绝对数。例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口总数和粮食总产量,一个企业的职工总数和工资总额等。它反映的是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规模和水平。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一)总量指标的种类
(二)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三、常用的经济统计总量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1.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写为G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或辖区)范围内,由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全部劳务价值的总和。GDP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
2.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写为GN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本国居民在国内或在国外从事经济活动所提供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GN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
3. 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外国居民在本国从事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从事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民生产总值则相反。两者关系为: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要素收入是指由于提供劳动、资本、土地等有形资产、专利等特许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工资、薪水、利润、股息、租金、特许使用费、转让费等。
(二)GDP与GNP派生的产出和收入指标
1. National Product,简写为NNP)。NNP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其生产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值中新创造的价值总和。计算公式为:
NNP=GNP-固定资产折旧总额
=从业人员收入总额+利润总额+利息+租金
+间接税总额+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2. 国民收入(National e,简写为NI),即按要素成本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之和。计算公式为:
NI=NNP-简接税+政府津贴
式中政府津贴是指政府为了某一经济政策(如稳定物价)用来补偿生产经营者由于产品、劳务定价低于其成本价格而蒙受损失的一种补偿。
3. 个人收入(Personal e,简写为PI)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时期内从事各种来源获得的收入总和。计算公式为:
PI=NI-生产经营单位未分配的利润+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上式中的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未分配利润由下式决定:
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未分配利润=企业利润+净利息支出+社会保险捐献
-支付给私人的利息-私人股份分红-对私人的其它支付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指政府和社会福利机构对私人的救济金、抚恤金、捐赠等转移支出。
4.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e,简写为PDI)是指一定时期内个人收入在缴纳所得税和扣除非税支出后,个人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全部收入,代表了该时期的社会购买力。其计算公式为:
PDI=PI-个人税-其它非税支出=个人消费+个人储蓄
第二节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相对指标是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