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护理
概念
健康教育
概念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leus)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
病因
(一)机械性肠梗阻常见的病因有:
(1)粘连与粘连带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腹部手术或腹内炎症产生的粘连是成人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但少数病例可无腹部手术及炎症史。
  (2)嵌顿性外疝或内疝。
(3)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
(4)肠外肿瘤或腹块压迫。
(1)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形。
(2)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尤其是结肠瘤)、肠吻合等。
(3)肠套叠,在成人较少见,多因息肉或其他肠管病变引起。
、异物或粪块等引起肠梗阻已不常见。巨大胆石通过胆囊或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管进入肠腔产生胆石性肠梗阻的病例,时有报道。
(二)动力性肠梗阻
、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某些药物、肺炎、脓胸、脓毒血症、低钾血症或其他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
。
(三)血管性肠梗阻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病因。各种病因引起肠梗阻的频率随年代、地区、民族、医疗卫生条件等而有所不同。例如:30年前,嵌顿疝所致的机械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最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预防性疝修补术得到普及,现已明显减少,而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临床表现
肠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呕吐、腹胀,无大便和无肛门排气。这些症状的出现和梗阻发生的急缓、部位的高低、肠腔堵塞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一)腹痛: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一般为阵发性剧烈绞痛,由于梗阻以上部位的肠管强烈蠕动所致。
(二)呕吐:呕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在早期为反射性的,呕吐物为食物或胃液。然后即进入一段静止期,再发呕吐时间视梗阻部位而定,如为高位小肠梗阻,静止期短,呕吐较频繁,呕吐物为胃液、十二指肠液和胆汁。如为低位小肠梗阻,静止期可维持1~2天始再呕吐,呕吐物为带臭味的粪样物。如为绞窄性梗阻,呕吐物可呈棕褐色或血性。结肠梗阻时呕吐少见。
(三)腹胀: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出现。
(四)排便排气停止:在完全性梗阻发生后排便排气即停止。
护理
(一)护理诊断及预期目标
:与梗阻的肠内容物不能运行或通过障碍,肠蠕动增强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自诉疼痛减轻。
:与禁食、呕吐、第三间隙积液造成血容量不足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液不足得到纠正和改善。
:肠坏死、腹膜炎。
预期目标: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够早期发现异常并协助医师采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