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蒙台梭利感官教育-为学习数学做准备
什么是感觉教育?
通过视听嗅味触觉外界刺激,传递给大脑,大脑形成感官认识。
感官教育的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a、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
b、由具体到抽象,由近到远
因人施教原则:根据儿童的自身特点,进行个别化教育
自我教育原则: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学习,使幼儿在感觉训练中通过自己的兴趣、需要、能力去进行自我选择,独立操作、自我矫正,努力把握自己所处的环境
感官教育的原理(三要素)
同一性(相对性)的认识——配对
对比性(相导性)的认识——分类
类似性的认识——排序性(套娃)
感官教育三阶段教学法:
命名(第一阶段):建立物体和和名称之间的联合关系,如:“这是**”
辨别(第二阶段):确认幼儿是否真正认识物体名称。如:“哪一个是**?”
记忆重新(第三阶段):名称及概念的建立及对物体的记忆,如:“这是怎样的?”
三阶段式教学的优点
1、明确向幼儿介绍物体名称和特征
2、了解幼儿对名称和特征的印象
3、能够理解检查判断幼儿的学习效果
4、认识对比的特征,如:大小、粗细、胖瘦、长短、高低等
5、同时进行分类、配对、排序的操作,以奠定逻辑思考能力,增进语文能力,培养比较、分析、辨别、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6、能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结合,能留给幼儿创造变化的空间
感官教具特色及基本要求
1、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
2、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内容
3、操作过程具有错误控制
4、独立性的学习,每次示范只有一个目的性
5、教具具有美感和吸引力,发展探索及学习的欲望,与数学学习有密切关联
6、每件教具学习有间接预备性
7、教具适合幼儿尺寸大小及重量
教师操作感官教具的要求
1、事先决定工作地点(桌子、工作毯)
2、个别指导时教师坐在幼儿右边
3、为使幼儿集中注意力,重点地方重点强调,提示操作方法
4、要使幼儿理解教师的提示和操作分解
5、提示时要发音准确,语言得当,简单明了
6、提示时从到至尾,一切动作要稳重
7、提示中要注意幼儿表情
8、提示时让幼儿触摸教具
9、提示幼儿要使幼儿注意到错误控制
10、基本提示后,增加求知欲和动作兴趣
11、提示后给幼儿操作机会,教师在旁观察
12、改正幼儿错误必须谨慎行事
13、幼儿有自由选择反复操作的权利和不工作的权利,不要勉强
14、幼儿提示问题要适当、认真、正确的回答
15、工作结束时应提示收拾整理方法
16、蒙氏教师要有耐心和爱心,允许儿童所需的时间和进度节奏来工作,因为这样就是接纳儿童
感官教育内容的划分
(通过视觉练习,使孩子掌握形状、面积、体积。视觉教具里有:)
(1)插座圆柱体(高低粗细大小的比较组合)
(2)粉红塔(认识大小等差)
(3)棕色梯(认识宽窄)
(4)长棒(认识长短、数量的等差)
(5)彩色圆柱体(颜色识别、高低粗细组合)
(6)色板(颜色的种类、色调的明暗度、颜色搭配)
(7)几何图形相嵌板(三角形的种类、组合)
(8)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种类、组合)
(9)几何立体组
(10)几何嵌板
(1)触觉板(体验物体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2)温觉板(触模温度的感觉)
(3)重量板(大小相同及不同、拈重量)
(4)神秘带(实体认识感觉,凭触摸分辨物体大小,形状,重量等)
(训练孩子听力、强弱练习):听音筒(训练听力强弱)
:如味觉瓶(感受酸、甜、苦、辣、咸)
:如嗅觉筒(生活中有味道的食品、香油、醋,感官教育教具在操作中强调分类、配对、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