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说课比赛稿.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说课比赛稿.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8/7/5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说课比赛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说课稿
大佛中学李枝蔓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篇八年级的自读课文——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写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第一单元里收编的新篇目,它是该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以战争为主题,学****这一单元,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本课则是愤怒谴责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学****这篇课文就要抓住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进而关注那段历史,探究圆明园被劫掠的根本原因,由此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艺术、文化、人类及整个世界。本课在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内容
从教材内容分析,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是一封饱含着人道主义精神的书信。作家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一事,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表现出对东方艺术、对亚洲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充分尊重。语言生动满含深情,适合朗读,是一篇对学生进行人类主义教育和进行朗读教学的好材料。教师要做到能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文的氛围中并为作者的强烈感情所感染。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理念,结合本文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从身份和思想着手,理解雨果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从关键句出发,理解作者两种鲜明的情感态度。
能力目标:比较阅读,体味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差别。
情感目标: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是学****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鉴于以上分析我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为: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教学难点为: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二、教学设想与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处理)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其次,分解重点、难点。本文立场鲜明,“赞美圆明园”“谴责侵略者”两大板块内容互相独立,共同支撑着雨果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学****这篇文章,不必拘泥于“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模式,可以将文章自然切分为两个独立整体比较鉴赏,在比较中感受侵略战争的罪恶,探究雨果的远见卓识。在形成鲜明的感受之后,再进行深层反思,关注那段历史,探究被劫掠的根本原因,由此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艺术、文化、人类及整个世界。
三、教学方法
新大纲要求,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据此,这节课我准备采用质疑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其中以启发式和讨论式为主,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等学****方法将贯穿课堂始终,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