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大土湾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土湾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960106996 2012/11/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土湾路基强夯施工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土湾路基强夯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业主和设计单位对强夯处理后地基的要求。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有关技术操作规程。
4)现场条件。
5)国家及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等有关方面的法规。

1)科字部署,统筹安排,保证强夯重点,照顾一般常规;
2)合理组织平行、交叉、流水作业,力求均衡生产;
3)集中力量打歼来战,突破重点、难点工程;
4)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采用先进施工方法和工艺;
5)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
6)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
7)精打细算,降低工程成本;
8)临正结合,节约用地;
9)文明施工,保护环境;
二、工程概况
概述
本强夯工程位于南涪路连接线原设计大土湾大桥(LK14+490—LK14+620)弃土场处,强夯面积约为5000㎡(以现场实际收方为准)。该工程场地为弃土场填土,回填区域较深,未分层碾压。回填土质以页岩、碎石为主,夹少量粉质粘土。土质较疏松,地基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均满足不了设计要求。因此,必须对场地进行强夯处理。设计处理地层以页岩、碎石为主的回填土,采用4000-,以提高场地承载力,消除或减小不均匀性沉降。
三、强夯参数
根据业主提供的强夯设计图和我单位在其他强夯工程施工经验,提出如下强夯参数:
有效加固深度:(m)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H=a×√(M×h)=×√(13×13)=(m)
H—有效加固深度(m);
M—夯锤重13(T);
h—落距13(m),由现场测量所得;
a—修正系数,本强夯土质为页岩,。
单击夯击能: 第1—6遍 1700KN·M 最后一遍 500KN·M
夯点间距: ×
每点夯击次数: 4~10 次,最后一遍满夯,锤印搭接,将表层松动的土夯实。
四、施工设备及机组人员
1、吊车
吊车采用柴油发动机,平履带式起重机作为强夯吊车,吊车最大起重25T,最大提升高度15M,共1 台。
吊车吊臂的适当位置上悬挂旧轮胎,以防止重锤脱钩后吊钩来回晃动撞坏吊臂。
吊车驾驶室前方玻璃外侧,增设钢丝防护网,以防止夯击时飞石击伤司机。
2、夯锤
圆形夯锤,由5cm 厚钢板重叠焊接而成,锤重13T。
3、脱钩
夯锤脱钩采用自动脱钩。(详见下图)
4、机组人员
投入本次强夯施工任务的强夯机组配备的人员有:司机2 人,起重
工3 人,测量工1 人,施工记录1 人。
五、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放样、测量
首先按设计图,在实地进行夯点布置,根据道路中线放出各夯点的中心线,
采用石灰或打小木桩的办法进行,其偏差不得大于5cm,并对夯点进行编号,作好记录。
在夯锤震动影响范围以外的地方,设置水准仪,以测量夯坑沉降量。
各夯点的测量误差,在夯点中心处不得大于1cm
2、试夯
全区域强夯前按设计图指定区域进行试夯,试夯按施工夯击进行,参数按设计要求。
试夯后,检测试夯区压实度,采用探坑开挖法检测( 米为一层)或轻型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
3、施工夯击
夯击前,根据所需夯击能换算夯锤提升高度,确定脱钩钢丝绳长度,并进行脱钩试验,以保证提升高度。
夯击时,由吊车将夯锤提至夯点处且夯锤重心对准夯点后,再将夯锤提升。当夯锤即将提升到预定高度时,应稍停一下,使夯锤不摆动,然后继续提升,直至脱钩落下。
每次夯击时的落锤应平稳,如夯锤落在夯坑中有倾斜,且倾斜超过20 度时,需用土将夯坑填平,方能进行下一次夯击。
必须控制每一次夯击的夯印重叠,其偏差不得大于5cm。
当夯坑和强夯区域由于下雨及其他原因而积水时,应及时采取排水措施,并需晾干一段时间,经含水量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后,再继续强夯施工。
每一遍夯击完成后,采用推土机将夯坑周围的土体推至坑内,准备第二遍强夯。
4、止夯条件
各夯点夯击次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各夯点最后一击夯沉量和上一击夯沉量之差小于5CM,且土体隆起高度不大于10CM。
5、报监制度
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杜绝违反监理程序的情况发生。
机械、人员及各种措施就位后,向监理工程师报送开工申请,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认可后,才进行强夯施工。
每一遍夯击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方能进行下一遍夯击。
由于现场土质不均匀或其他原因,以至达不到要求和需要改变强夯参数时,需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时取得设计人员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