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番茄枯萎病.pptx

格式:pptx   大小:478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番茄枯萎病.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7/5 文件大小:4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番茄枯萎病.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症状特点
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发展,叶片发黄随后变褐枯死,但不脱落。
发病常从植株的一侧开始,另一侧正常,有时叶片的一半褐色一半正常,所以又叫半边枯。
切开病茎后可以看到维管束组织变褐。
发病后期全株萎蔫枯死。
天气潮湿时,在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
病原
半知菌亚门的尖镰孢菌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Schl.)f. sp lycopersici(.)Snyder et Hansen〕。
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或混入堆肥中存活越冬,也可潜伏在种子中越冬。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
病菌借助雨水或灌溉水或施用土杂肥等而近距离传播,也可借助种子调运远距离传播。
从幼根或根茎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繁殖扩展,堵塞导管或产生有毒物质,致根部吸收、输导机能受阻而导致叶片发黄萎蔫。
病菌能在生长中产生一种叫番茄凋萎素的有毒物质,随疏导组织扩散使番茄枯萎,死亡。
该病菌只危害番茄,不危害其他蔬菜。
发生与环境
1、温度与湿度
发生的最适宜温度是28度,高于33度或者低于21度时则不利发生。
土壤湿度越大发病越严重,特别是饱和湿度。
2、土壤质地
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有利发病。
土壤中有线虫,有利发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选育和选用抗耐病高产良种。
(2)农业栽培防治。整治排灌系统,开好环田沟,高畦深沟栽培,降低地下水位,避免漫灌及长时间高水位沟灌引致的土壤水气失调,导致根系活力降低;勿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土杂肥;适当增施钾肥。
(3)播前种子消毒(50%多菌灵可湿粉500倍液浸种1小时;%%平平加冷浸1小时;水洗后催芽播种;%~%的50%克菌丹或多菌灵可湿粉拌种;或52℃温水浸种30分种)。
(4)药剂防治。定植时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作定根水,于定植成活后至结果期,定期或不定期继续喷淋此药液(100~500毫升,视植株大小)数次,以预防病害发生。发病初期,在挖除及妥善处理病株的基础上淋施高锰酸钾液或10%双效灵水剂100~300倍液,或铜氨液600~800倍液。连淋灌数次,隔7~10天1次,前密后疏,淋透淋足。
(5)轮作2-3年
最好是与葱蒜类轮作。
番茄细菌性青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