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全自动录播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5,534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自动录播方案.doc

上传人:s0012230 2018/7/6 文件大小:5.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自动录播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自动录播系统





第一章概述 3
项目概述 3
用户需求分析 3
第二章录播系统方案设计 4
设计原则 4
执行标准 6
全自动录播系统设计 7
全自动录播课室系统组成 7
系统结构图 8
系统设备分布图 9
各子系统功能 10
图像识别智能跟踪系统 10
音频拾取及声音处理系统 11
录播中心子系统 12
产品性能及技术参数 17
录播系统 17
图像识别定位系统 26
音频处理系统 28
第三章视频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33
系统应用拓扑结构 34
资源管理系统功能 35
录播设备接入 35
课表设置 35
资源搜索 35
视频点播 36
视频编辑及发布 36
微课视频 37
视频公开课 37
视频交互(选配) 38
专业评课 38
系统管理 39
其它功能 40
第四章系统应用 42
优质课程资源直播和录制 42
名师讲堂大规模直播 43
网络互动教研 44
对课堂教学水平进行专业评价 45
大学视频公开课 46
第五章售后服务承诺 48
保修和服务承诺 48
售后服务响应时间 48
第一章概述
项目概述
为解决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整合,推进基于课程的互动教学、课程内容建设,通过建设网络教学实时录播系统,完善课程建设过程性评估与教学质量监督管理、精品课程评估,从而减轻教师课程建设强度,加强互动交流,倡导自主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
随着各个社会机构对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网路教学实时录播系统已成为现代化教育视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录播系统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成后不仅具有视频互动的功能,还具有召开大型会议、远程培训、远程视频呈现、远程调度、重要事迹报告等功能。系统能够实现平滑扩容和升级,将来能够向更高带宽和更高图象质量扩展。
学校录播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音视频压缩技术、多媒体技术,遵循TCP/IP标准,构成具有广泛应用、支持网络的广播、直播、存贮、后期编辑等多种功能专业录播系统。
用户需求分析
结合系统功能描述系统的应用范围拟建设一套以×间高清录播精品课室为基础,通过网络互动形式实现校内教学资源共享,实现网上教学、网上教研、网上培训、网上互动课堂教学等各项信息化教育教学业务应用。
通过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库,整合学科教研资源,建立教学视频互动教学模式,利用教学网络实现师生共享网上优质资源。
通过建设信息化系统加强普及录播教学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开展远程教学培训课程。把优质教师的授课资源通过录播教学系统(精品课程)与录播视频互动应用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以远程教学培训促进教学应用,以教学应用促进学习兴趣,以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制定各学段各学科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方法指导,组织学校、优质教师利用网络教研平台系统开展网上即时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录播系统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课堂多媒体录播教学的应用,实现每学段学科打造各种不同课型的精品课程的教学视频资源。
加强课题引领,推广教研资源成果,推进日常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应用。发挥名师、教研组的专家引领作用,建立每周定期网络教学直播实质课堂机制,利用教学录播系统,进行直播共享。
录播系统方案设计
设计原则
1)标准化、规范性:
采用标准网络通信协议,选择符合工业标准的网络设备、通信介质。工程实施遵照国家相关实施标准进行。录播输出的音频图像格式符合网络视频标准,录播系统设备操作使用规范;
2)先进性、成熟性和实用性:
系统设计既要采用先进技术和系统工程方法,又要注意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使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实用性放在首位,先进性与成熟性并重,并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项目中所用的设备及软件平台,应该选择与网络技术发展潮流相吻合的、先进的、有技术保证的产品。
3)开放性与标准化原则
应用平台应是一个开放的且符合业界主流技术标准的系统平台,对网络的硬件环境,通信环境,软件环境,操作平台之间的依赖小。
4)可靠性、稳定性和容错性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系统管理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5)可扩展性及易升级性
为适应应用不断拓展的需要,系统软硬件须有良好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