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百日咳规范管理.ppt

格式:ppt   大小:1,05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百日咳规范管理.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8/7/6 文件大小:1.0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百日咳规范管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持续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及痉咳终末出现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为临床特征,并常伴有呕吐,易合并肺炎及脑病。好发于婴幼儿。本病病程较长,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
一、流行病学特征
百日咳多见于温带和寒带。一般为散发,在儿童集体机构、托儿所、幼儿园等亦可引起流行。该病四季都可发生,但冬、春季多见。
1、传染源
人是百日咳杆菌的唯一感染宿主,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不存在慢性携带者,但有亚临床和临床上未能识别的隐性患者。家庭接触者和***百日咳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期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后6周,尤以发病第1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
由呼吸道飞沫传播,咳嗽、说话、打喷嚏时病原菌随飞沫传播,易感者吸人带菌的飞沫而被感染。多数病例在指示病例出现症状后2周内出现。
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5岁以下小儿易感性最高。由于母体缺乏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递给胎儿,所以6个月以下婴儿发病率较高,新生儿亦可发病。我国的百日咳病例目前仍以儿童为主。近年来百日咳发病年龄有上升趋势。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7-10天。百日咳的病程较长,典型临床过程可分为三期:
卡他期
从起病至痉咳出现,一般约1~2周。病初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低热、流涕、结膜充血、流涕及轻咳等。3—4天后上述症状减轻而咳嗽日渐加重,进入痉咳期。此期传染性最强,治疗效果也最好。
痉咳期
约持续2~6周或更长。突出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典型病人咳嗽成串出现,每次咳嗽连续十至数十声,最后深长吸气,直至咳出黏稠痰或将胃内容吐出为止,紧接着急骤深长吸气,发出鸡鸣样的吸气性吼声为本病的特征。阵咳日轻夜重,由于剧咳,可致面部、眼睑浮肿,眼结膜充血、鼻粘膜出血,舌系带溃疡。婴儿常无典型痉咳,发作时可能只有咳嗽、呼吸暂停、发绀,以致窒息、惊厥,或间歇的阵发性咳嗽。
恢复期
约持续2—3周,痉咳发作次数减少,病情减轻,最终消失。儿童的主要表现为三期症状都缩短,***则症状无明显的阶段性。
并发症
呼吸系统:肺炎最常见,多为继发感染所致。还可出现肺不张、肺气肿和支气管扩张等。
中枢神经系统:百日咳脑病最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3%。严重痉咳引起脑缺氧、水肿血管痉挛或出血。表现为惊厥或反复抽搐、高热、昏迷。恢复后可留有偏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其他:结膜下出血、脐疝、腹股沟疝和脱肛等。
三、诊断标准(WS274-2007)
1、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三周内接触过百日咳病人,或该地区有百日咳流行,无预防接种史。
2、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持续咳嗽超过2周者。
不典型病例:婴儿有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窒息、青紫和心动过缓症状,或有间歇的阵发性咳嗽;青少年和***有不典型较轻症状,三期症状都缩短或无明显阶段性,而只表现持续2周以上的长期咳嗽。
3、实验室检查
外周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从病人的痰或鼻咽部分泌物分离到百日咳杆菌。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比急性期呈4倍以上升高。
4、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或伴有流行病学史者。
临床诊断病例:。
确诊病例:、。
四、处理原则
1、对病人的隔离
自发病后隔离40天
或至痉挛性咳嗽出现后隔离30天
接触者观察2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