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十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22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十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1 2018/7/6 文件大小:1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十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编制说明
十堰市人民政府
二○一七年十一月
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
编制说明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2016年,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市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求,在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北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等法律、法规或文件,十堰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开展了《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工作,以下简称《规划》,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承担《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2025年(近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25年)。
二、《规划》的定位
本《规划》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湖北实施,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牢固确立“三维纲要”,全面推进“五个湖北”建设,主动适应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建设更加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按照深入查、全面防、重点治的要求,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构建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实施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四大工程为核心任务,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加强统筹协调,提高防治效率,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它的适用区域是十堰市
行政区管辖范围。
本《规划》编制内容受全市规划的指导并与之衔接;本《规划》服从于同期《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并随全市规划调整而调整。
本《规划》对我县(市、区)级同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起指导作用;市内县(市、区)级同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应服从于本《规划》,并与之衔接。
三、《规划》编制的过程
2016年11月,十堰市国土资源局环境处组建《规划》编制组,人员由市局环境处和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共同组成。2017年2月,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并于2017年4月初形成《规划》初稿;之后,编制组内部将对《规划》文本和图件进行细致的讨论,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再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并在国土资源局范围征求意见,随后分送至市直各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国土部门广泛征求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征求意见稿进行认真修改,形成《规划》最终稿。
四、关于几个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规划灾种的选定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所指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且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的灾害。地质灾害隐患包括潜在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潜在崩塌、潜在泥石流和潜在地面塌陷,以及已经发生但目前还不稳定、有威胁人口或威胁对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具潜在危害性的隐患。
(二)关于灾种名词概念的释义
本《规划》根据湖北省地质灾害发育、发生的实际情况,参照《规划》规定,提出了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包括岩溶地面塌陷和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为规划对象。
《规划》所指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或者分散的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规划》所指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落母体,发生崩塌、滚动的现象或者过程。
《规划》所指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规划》所指地面塌陷,包含了岩溶地面塌陷和采空区地面塌陷两个含义。岩溶地面塌陷,是指隐伏岩溶区覆盖于岩溶空洞上方的岩体或者土体受自然作用或者人为活动影响突然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而造成灾害的现象或者过程。采空区地面塌陷,是指地下固体物质被大面积采空后的区域,地面下沉并伴有局部范围上方岩体或者土体向下陷落而造成灾害的现象或者过程。从形成机理上来看,前者主要是塌陷,后者主要是沉降并伴有塌陷;从成灾速率上看,前者具有更强的突发性,后者在地面沉降上表现为缓变性,在塌陷时则表现为突发性;从成灾范围上看,前者局限于有岩溶洞穴的地方,一般面积较小,后者分布于整个采空区,一般面积较大;从受灾过程上看,前者多是一次性毁灭性的破坏,后者则是多次变形损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