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4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doc

上传人:xinsheng2008 2018/7/7 文件大小:1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第 10期
中部崛起与湖北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
秦尊文,汤鹏飞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 430077)
摘要:湘鄂赣皖四省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联合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本文基于实践和理论测度两个角度考察长
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实践方面,从交通、产业、市场和区域等不同角度,总结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所开展
的实践。理论测度方面,选择中心职能模型、城市流模型和引力模型考察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情况,长江中
游城市群经济联系主要存在以下特征:城市中心职能度的“金字塔”结构;重点城市的沿长江、京广、京九重点轴线分
布特征明显;长江中游城市群传统外向服务部门具备优势;城市外向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圈层结构;经济联
系强的区域集中在城市群西部和南部城市。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中心性;城市流;引力强度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3)10—0052—05
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初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
环鄱阳湖城市群“三圈融合”而成。2013年初,安徽皖江城市
带要求加入,由此范围涉及到四省。研究所涉及城市间的经
济联系,并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测度,对于优化空间策略、推
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中游城市群推进经济联系的实践分析
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交通、产业、市场等方面的“一
体化”扎实推进,整体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一)交通一体化方面。
2012年 2月,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交通运输厅负
责人达成共同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共
识,并建立协调机制推进航空、高速公路、铁路、水运整体联
动的大交通体系一体化进程。2012年 7月,四省建立了长江
中游水运规划_丁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设
在长江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定期分析四省水运建设与发
展面临的形势和规划实施情况,研究解决水运规划中遇到的
重点、难点问题。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四省率先进行交通联合,也
率先取得成效。以九江大桥区域为例,过去,由于受江西九江
大桥设计通行能力的硬限制,鄂赣皖省际高速公路的畅通受
到严重制约,九江大桥区域成为中国南北第一“堵点”。鄂赣
皖高速公路黄梅区域省际联动应急机制应运而生,2012年
实现了跨省多部门分工负责、协调联动。实施省际联动后的
春运、清明、五一等特殊时段,鄂赣皖省际未发生长时间、长
距离、大面积的车辆滞留情况,呈现出“堵点不再堵、高峰不
见峰、集中无滞留”的全新局面。
(二)产业一体化方面。
2012年,湘鄂赣三省有关产业主管部门分别签署了一
体化战略合作协议或发展共识。3月3 1日,湘鄂赣三省科技
厅在武汉签订《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框架协议》。4月 12
日,湘鄂赣三省经信部门负责人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5
月4日,三省农业部门共同签署了《湘鄂赣三省农业合作协
议》。2月 10日,三省旅游局局长签署了旅游业合作协议。4
月 18日,中三角旅游发展会商会议在汉举行,达成了《中三
角旅游合作发展2012年行动计划》和一揽子工作方案。同
日,中国中部“中三角”演艺联盟在武汉剧院正式挂牌成立。
目前,产业合作也从三省扩大到四省。2013年 5月 12
日,“2013年中国酒类行业湘鄂赣皖地区品牌经销商年会”
在汉举行,400多位酒商形成联手打造第二个“中国白酒金
三角”的共识。5月 19日,四省会旅游部门在第三个全国旅
游日首发优惠联票,每个城市联票涵盖当地的两大代表性景
区。
2013年6月 19日,江西省与湖北省在九江市签署《关
于共同支持九江与黄冈小池滨江新区跨江合作的框架协
作者简介:秦尊~(1961--),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汤鹏飞(1982一),男,湖北省社会科
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
· 52.

式③中F代表城市流强度;N代表城市功能效益,即各
个城市问单位外向功能所产生的实际影响;E代表城市外向
功能量,即城市外向功能的大小。
城市流主要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五
种,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指标的选取及代表性,本文选择城市
各个产业从业人员为城市功能指标,城市外向功能量主要取
决于某一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商,即i城市i部门从业人员
的区位商 k 计算公式为:
=告(i=1 2-.=1 2..m)④

式② i城市i部门的从业人员数;Pi表示i城
市的从业人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