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扩大内需的影响.doc

格式:doc   大小:12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扩大内需的影响.doc

上传人:xinsheng2008 2018/7/7 文件大小:1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扩大内需的影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扩大内需的影响2
扩大内需影响<#004699'>2

题目1:运用IS-LM模型分析我国98年扩大内需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背景:1997年,刚刚成功实现了“软着陆”的中国经济,却遭遇了至今仍令许多人记忆犹新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发端于东南亚并迅速波及刚刚回归中国的香港的金融风波,使中国经济很快又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作为一项紧急应对之策,中国政府做出了人民币不贬值的决策,同时采取包括增发国债、降低存贷款利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定义: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币存量,政府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
IS-LM模型:IS-LM模型是反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关系的模型。
I
IS LM
Io

O Yo Y
分析:从IS-LM图形上看,降低存款利率导致LM曲线下移,表明银行存款减少,市场上用于投资的货币增多;同时,随着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人民币不贬值等措施的进行,对外出口的必然加大,进口必然减少。通过发行国债,减少市场的货币流通,降低物价,导致商品的需求加大。因此IS曲线向右边移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于另外一个点。在新的平衡点上,产出(Y)加大,利率降低,货币需求减少。
1、消费量(C)
由于利率的下降,通货膨胀的控制,居民用于储蓄的货币减少,用于购买物品的货币增多,消费量加大。
<#004699'>2、投资量(I)
由于政府增发了债券,导致市场上大量的闲散资金用于购买债券,市场上的流通资金减少。政府将募集到的资金用于重点行业的投资,实现了经济平衡发展。同时,由于利率的下降,消费的增长,出口的加大,必然导致投资的加大。
3、居民储蓄和货币存量
由于利率下降,居民用于储蓄的货币必然增多,导致居民储蓄下降。同时,由于银行储蓄的减少,货币存量必然增加(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一国银行体系之外由政府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
4、失业率
由于消费增加、出口增大导致产出加大,在短期无法改善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劳动人数必然提升,导致失业率下降。
5、通货膨胀率
由于市场的流通资金减少,产出加大,必然导致物价下降,从而通货膨胀减少。
6、汇率
由于外汇的流入增多,国内对货币的需求因为投资的增加而加大,导致出口企业将外汇兑换成本国货币的需求加大,从而导致汇率加大。
7、对GDP的影响
从GDP=C+I+G+X-IM公式来看,C、I、G、X加大,IM减少,故GDP增大。这和99年、01年、0<#004699'>2年GDP实际数值比较吻合。??#004699'>2
题目<#004699'>2:从财政政策的角度谈谈98年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
我国从98年开始扩大内需以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由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长期国债,主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多种办法,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集体、个体和社会其他方面增加投资,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我拟从现代经济基础理论的层面,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从财政政策的角度谈谈政府所采用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地方财政政策的影响。
(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出发点与可能的政策效应
经济学基础理论告诉我们,财政政策的直接政策效应是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