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15/6/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从2001年开始逐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同于以往国库分散支付制度,它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支付为资金拨款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在提高国库资金使用效率,强化部门预算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主要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正确分析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086-02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概述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又称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将所有的政策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上,并规定所有的财政支出须由国库直接支付。这种制度下,财政资金的使用是以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审核后,将资金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给商品劳务的供应商,而不必经过支出单位进行转账结算。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支付拨付方式分为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形式。财政直接支付是指由财政部门签发支付令,代理银行根据财政部门的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财政授权支付是指预算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授权,自行向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在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单位的用款额度内,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
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成果
,增强财政预算约束力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预算单位财政资金严格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执行,对无预算、超预算、无计划或用途不对的资金申请不予以支付。这就要求预算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必须充分考虑到预算年度的支出需求,科学、准确、详细的编制预算。从而树立了预算管理观念,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力。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集中支付改变了过去分散、多重设置银行账户,层层拨款占用资金的状况,先由代理银行垫付资金,再经财政部门复审后,由人民银行办理清算,通过代理银行每天反馈的支付信息,实现对财政资金流向的全程监控,有效的提高资金的透明度。这不仅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性,同时能有效地防止资金滥用及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能够有效地简化财政资金的流程,减少财政闲置及沉淀资金留存在各预算单位账户中的浪费现象,合理地将闲置及沉淀资金统一集中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账户进行管理,集中财力办大事,促进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已经开展实质性运作多年,并且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新旧管理体制交接尚未完全实现,配套设施也没有全部到位,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中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财政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