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命题作文-陪伴.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命题作文-陪伴.docx

上传人:bdjigr52 2018/7/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命题作文-陪伴.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命题作文“陪伴”导写及佳作赏析
【文题】 
题目:陪伴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文体自定;③不少于600字。 
【时文欣赏】 
伺母日记 
余秋雨 
2012年11月18日 
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加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早已安排好的课程,也只能请假。对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我这门课,真的没法调。” 
2012年11月19日 
妈妈的脸,已经不再有表情。听舅舅说,早年在上海,她也算是大美女。与爸爸结婚后,难于在抗战时期的上海安家,妈妈就到她陌生的余家乡下居住。但这对年轻夫妻少想了一个关键问题:家乡没有学校,孩子出生后,怎么完成最基础的教育?这孩子,就是我。 
妈妈的头发在今天的病床上还只是花白,在我牙牙学语的那些年,她那头乌亮的短发,是家乡全部文化的“中心网站”。办识字班、记账、读信、写信,包括后来村里的会计,都由她包办,没有别人可以替代。她的这头头发,清扫了家乡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文盲荒原。 
妈妈做这些事情时,一直带着我。等到家乡终于在一个破旧的尼姑庵里开办了小学,我一进去,就被发现已经识了很多字,包括数字。 
至今记得,年轻的妈妈坐在床沿上,告诉我什么是文言文和白话文。妈妈在文化上实在太孤独,所以她把幼小的我当作了谈心对象。到我7岁那年,她又把扫盲、记账、读信、写信这些事,全都交给了我。 
妈妈把这些重任交给我时给了我一个“代价”:今后我的全部家庭作业由她做。但由于我的同学家都点不起油灯,学校早已取消家庭作业,于是妈妈转而为我做暑假作业和寒假作业。我小学毕业后到上海考中学,爸爸听说我从来没做过家庭作业,吓了一大跳。
    我到上海考中学,妈妈有点儿紧张,她害怕独自在乡下的“育儿试验”失败而对不起爸爸。我很快让他们宽心了,但他们都只是轻轻一笑,没有时间想原因,只有我知道。我获得上海市作文比赛第一名,是因为已经替乡亲们写了几百封信;数学竞赛获大奖,是因为已经为乡亲们记了太多账。 
2012年11月23日 
病床上妈妈的躯体已经缩得比从前小了。但我明白,我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她。我6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她去表外公家回来得晚,我瞒着祖母翻过两座山岭去接她。她在山路上见到我时,不责怪,不惊讶,只是用温热的手牵着我,再翻过那两座山岭回家。 
我后来因贴地历险40000公里被国际媒体评为“当今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文教授”,追根溯源,就与妈妈有关。妈妈,那40000公里的每一步,都有您。而我每天趴在壕沟边写手记时,总能想起在乡下跟您初学写字的情景。 
2012年11月25日 
妈妈,这次,您真要走了吗?乡下有些小路,只有您我两人走过,您不在了,小路也湮灭了。童年有些故事,只有您我两人记得,您不在了,童年也破碎了。我的一笔一画,都是您亲手所教,您不在了,我的文字也就断流了。妈妈,您知道吗,您有多重要! 
【赏析】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母亲去世前的日子里,推掉所有工作,在医院陪伴病危弥留的母亲。他的《伺母日记》回忆了儿时母亲陪伴自己度过的难忘时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这些情意深长的文字,直抵人的心灵。 
【佳作展示一】 
给老班的一封信  
尊敬的老班: 
您好! 
此时此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