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论文风云尽在胸怀中.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文风云尽在胸怀中.doc

上传人:新起点 2018/7/8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文风云尽在胸怀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风云尽在胸怀中
―在 2006 首届中国海洋绘画研讨会上的发言宋明远
达芬奇说过:“只研究权威而不研究自然的人们,你们不配做自然之子,只配做自然子孙。”在这里,我们很荣幸地以自然之子的身份来研讨海洋绘画的真谛,希望我们共勉。
我想谈的第一点是:中国传统山水画自然观的美学内涵与海洋绘画的统一。
(一)自然观、心物合一与诗画合一的念境美统一为山水画美学内涵。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说宇宙本体和世界本原或是宇宙万物本来的样子。“人法地”,实际也是人法自然的意思。山水画家玩味山水之象,目的是与自然相通,与道相通,使自我的梢神得到自然的陶冶,变得通达自在,开阔高远。宗炳所谓“山水以形媚道”即指此而言。这种生活态度融入到山水画的创作中,形成了一种崇尚“自然”的精神,在山水画家的心目中,理想的艺术形象总是微妙地粉身于大自然之中,所以他们并不追求在 l 网面上形成对客观外物的逼真模拟效果,他们所追求的是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努力在艺术创作中使自身与大自然天道融合,最终达到“”的境界。
《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山水而家将自己融入自然,使人与自然达到一种浑然一体的亲和状态,在自然观的映照卜,山水画的创作恰有画家自己的感情。观山则山有我性灵,山情即我情,山性即我性。在画家眼中,自然与人类息息相通,这就使天、地、山、水进入“情感化”境界,同时产生精神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
山水画讲究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意境美,山水画中诗与画的融合即是人与自然的融合。诗,心画也;画,心声也。诗情与而意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山水境界的营造体现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甚至在画里画外的诗文创作中将天人之间的灵犀相通视为创作的最高境界。
(二)海洋绘画体现‘扣国传统山水的美学内涵。
海者,水也;礁者,石也;海石,山水也。海洋绘画师法自然、心物合一与其创造的愈境美,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绘画的美学内涵。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我对海、石的理解。
我们知道,覆盖地球表面的两种物质是四大洋,七大洲。洲的概念为:一是河流中山沙石、泥土淤积而形成的陆地:另是一块大陆和附近岛屿的总称。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山的解释为:地面形成高耸的部分:对石的解释为: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质集合而成的。可见我们海洋画派所要表现的对象是站在宇宙的高度写星球山水。
“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中流砥柱”、“坚如磐石”等词表达了海、石所体现的美学意义,“古人拜石说”也道出了人们对石的赞美和崇敬。我对海石的独到感受也在于水的浩瀚、石的傲岸,水为追求而献身,石却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你看海中石迎风浪沧桑不屈,怀柔情黔里发翠。或虎踞龙盘卧海,威风凛凛;或敞开情怀拥抱海浪,倾情热烈。再看水,浪朴风平时,水面平明如镜,轻雾蒙蒙;海风徐来时,微波荡漾,涛声阵阵;风狂雨攀时,激浪排空,惊涛裂岸,月下有柔媚千娇,晴空有阳刚万里。海石相依相生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和无尽内涵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它们所具有的性格特征和生命魅力使我崇拜、激动、热爱和景仰,常常在冥思遐想中将自己与海石化为一体,融入自然千秋,长存浩然宇宙。所以近些年,我在用笔墨表现海石具象的同时,更注讯表现客体与个人主观感受之间的对接和互动,达到心与物化的境界。海潮的澎湃击打与顽石的迎风傲浪更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