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金溪县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预案.doc

格式:doc   大小:10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溪县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jia0277li 2018/7/8 文件大小:1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溪县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预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溪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健全机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依靠科学、及时果断、加强监管、防微杜渐”的原则,全面提高政府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能力,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金溪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为建立和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涉及公共安全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处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有效控制和消除污染,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本预案编制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发[2001]197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件的暂行办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健全政府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全县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乡(镇、场)二级负责。县政府负责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全县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工作,协助上级部门协调本县重大、特别重大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工作;乡(镇、场)人民政府负责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本辖区内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工作。

本预案所称的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对全县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或者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环境事件分三类:
。包括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含大量耗氧物质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固体废物和废气的非正常排放或处置不当而导致的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农业环境污染事件等。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
(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⑴死亡5人以上,或重伤10人以上,或中毒100人以上;
⑵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境遭到严重破坏;
⑶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⑷事件可能引起跨省的区域污染危害,并有迅速扩大或发展趋势;
⑸利用放射性物质制造恐怖袭击事件、或者恶意袭击核设施,或第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⑴造***员死亡5人以下(含5人),或重伤5人以上10人以下(含10人);或中毒51—100人;
⑵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境受到破坏;
⑶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
⑷事件危害影响到周围地区,引起跨设区市的区域污染,经自救或一般救援不能迅速予以控制,且有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
⑸丢失、被盗、失控第1、2类放射源。
(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⑴造成重伤5人以下(含5人),或中毒21—50人;
⑵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纠纷,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⑶丢失、被盗、失控等3类放射源。
(Ⅳ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
⑴因环境污染造***员轻伤,或者轻微中毒20人以下;
⑵因环境污染造成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⑶丢失、被盗、失控第4、5类放射源。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县政府认为应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