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9
文档名称:

学前卫生学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856KB   页数:1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学前卫生学教案.doc

上传人:zxwziyou9 2018/7/9 文件大小:2.7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前卫生学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零至七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较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心理卫生、生长发育规律、健康评价与教育、儿童营养、疾病预防、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该学科的学科性质;把握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了解该学科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要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的机构,幼儿园必须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促进其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每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都要具备幼儿卫生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保育目标的完成,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参考书目】
《幼儿卫生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学前卫生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学前儿童卫生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幼儿生理卫生与保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学校卫生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幼儿卫生学》大象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年12月版;
《学前卫生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版;
第一节学前卫生学的概念、任务和方法
一、什么是学前卫生学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3至6岁幼儿生命活动规律和保护幼儿身体健康(PB2),增强幼儿体质的科学。它的目的是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保护其身心正常发育,增强儿童体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打好基础。它是以科学规律积极协助幼儿教育机构初步完成全面发展教育任务的,也就是说,它是为幼儿教育的总目标服务的。
二、学前卫生学的任务
(一)任务
根据学前卫生学的目的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卫生学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内容
幼儿卫生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研究内容涉及教育学、医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具体来说:
。如解剖生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对健康的评价。
研究幼儿的心理卫生问题。如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多动症、情绪障碍等。
研究各项教育和保育措施中的卫生问题。如幼儿的生活安排,游戏、学习、体育锻
炼,娱乐等与幼儿发育与健康的关系。
研究直接影响幼儿健康的营养和体育锻炼问题。如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如何调配平
衡膳食,幼儿三浴锻炼等。
研究幼儿园的环境、建筑、设备。如玩具、桌椅、建筑物等卫生要求;同时还要研
究幼儿的绿化,环境保护等问题。
研究对幼儿危害较大的常见疾病以及意外事故的处理,以及如何对幼儿做好安全教
育。如发烧、惊厥、腹泻的防治。
研究幼儿的健康教育问题和保健制度的建立。如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卫生习惯的
培养和卫生知识的教育。
总的来说,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
三、研究方法
:它是通过调查,将资料整理后,作统计学处理,再进行分析和评价。如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营养卫生、环境卫生、疾病和健康状态等进行调查。
2. 实验法:即有目的的,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在各种条件中,观察幼儿身心的变
化。可分为:
(1)实验观察法:研究者在有计划地控制外界环境条件下,观察、检查实验对象的身心变化状态。
此方法可以研究生活制度或饮食营养对幼儿的体质和健康的作用,也可以研究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健康和智力发展的影响,以及体育锻炼、环境因素对幼儿身体的作用等。
(2)实验室的检查:通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细菌学等方法对搜集来的实物标本和材料进行检验和分析。例如,对幼儿的食物、饮水等进行检验分析,对活动室的空气、照明检查测定,对环境污染及噪音的检查测定。
3. 体检法(身体检查法):此方法较为经常运用,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