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1 -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什么样的教育能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
(一)儿童是如何学习的
1、透过活动进行学习--感知经验帮助儿童概念的形成
2、吸收性心智
3、敏感期
(二)学习的信念:
1、学习始于出生,并且是连续不断
2、学习必须是学习者的亲身体验
3、学习内容必须适合儿童的发展阶段
4、学习必须是自发的且是有目的的
二、学习区的规划:
学习区是一个有规划、多样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儿童主动的学习。在学习区活动中幼儿能够依照自己的兴趣、能力及发展阶段,有效的、系统的完成某种学习活动或达成某一学习目标。
学习区涉及的范围广泛,占用的空间大小、内容多少没有任何限制,故而学习区设置可以根据幼儿园的课程需要、教师的能力喜好、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等条件较为灵活的安排,但无论学习区如何设置都应遵循促进儿童智能、语言、大小肌肉发展、社会性及情绪情感等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学习区的特点:
►满足儿童以实际操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需要
►满足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
►满足不同儿童的学习需求
►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
►有准备的环境使儿童学习更有系统
(一)拟定学习区的种类及其目标
1、学习区设置应考虑的因素:
l 教室空间(面积、格局、形状)
l 儿童人数(男女比例)
l 编班方式(年龄段、混龄、同龄)
l 幼儿园总体安排及课程
2、确定学习区种类:
益智区(生活区、数学区)
10
- 2 -
语言区
科学区(观察区、科学试验区、自然角)
建构区(积木区、拼插玩具区)
美劳区(绘画区、泥工区、手工区、剪纸区、缝纫区、水墨画区)
社会活动区(娃娃家、装扮区、商店、理发馆、茶馆、书店、表演区)
3
(二)教室规划
1、布置环境应考虑的问题:
l 当孩子想做什么的时候就知道到哪里满足自己的需求。
l 学习区的设置提示孩子这里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l 如何帮助儿童建立关系(合作、轮流、等待相互尊重)
l 各区域可活动人数及如何控制
l 学习区空间安排
美劳区常须用水,应安排在盥洗室附近。
语言、益智区需要安静,应安排在教室科学区需要自然采光,需靠近窗户。
积木区、娃娃家肢体活动量大,较为喧闹,应远离安静区域。 l 各区域间如何间隔
l 教室中的交通动线
l 玩教具取放归还的便利性
10
- 3 -
l 预留集体活动场地
2、投放教具时应注意:
l 自理性
l 自动教育功能
l 教具数量与儿童人数的比例关系
l 安全性
l 美观、明朗
3、着手布置
l 教师间沟通想法,使班级中的全体教师都了解环境创设的意图和使用范
围
l 注意细节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l 注意不同区域散发出的不同信息--温馨的、宁静的、活跃的、生长变化
的
l 区域整体色彩与教具材质搭配
l 根据空间需要做静态或动态安排
l 考虑幼儿活动的动线
l 考虑各区域幼儿人数
(三)作息时间
每日活动应在1小时以上
(四)确定规则
1、从哪拿的东西放回哪去。
2、自己清理使用过的场地及用具。
3、爱护教具、爱护环境,保证自己及他人安全。
4、不随意干扰他人活动。
三、具体实施:
指导规则:
1、活动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