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推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常山供电局徐明
任何企业的经营规模、方式与范围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电力企业亦是如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力建设已经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能在提供“可靠能源、可信服务”的同时创造更大的效益,同时也为了能应对将来的电力行业改革,在变动成本受趸售价格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如何使自身的固定成本降低到合理的程度,从而提高利润,成为了电力企业探研的重点和工作的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或过程的总称。
全面预算反映的是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期间(一般不超过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它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为目的,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进行预测,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把企业的经济运行看成一个整体,以企业的目标利润为主线,使整个预算管理活动围绕目标利润展开。
降低固定成本,实行企业内控制度,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非常有效而有力的措施。
企业在预算管理执行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下列问题:
,容易将预算与计划相混淆,只有年度综合计划,没有根据计划量化到月份或季度的预算,不足以作为管理与考核的依据。
,成本预算没有按照成本动因进行分解,单纯依靠历史数据和主观判断。
,造成企业预算的编制与执行相脱离,重编制、轻执行。预算不能成为企业的“硬约束”,使预算失去其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仅将预算值与执行情况进行简单的比例计算,而没有对预算差异进行深入的、定量的分析,难以确定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无法把预算执行情况与企业经营状况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盲目实施复杂的预算解决方案,造成员工工作量加大、工作混乱,而效果甚微。
以上问题在企业执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层次、权力分配、成本费用的控制、部门及员工绩效考评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妨碍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此时,企业就需要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使企业在一个更高的管理水平上发展。
为此,就需要对还不成熟的预算管理制度在实践中进行完善和深化,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1. 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和保证。组织机构的设置包括各预算机构的设置、各机构的职能、责任单位的划分、企业相关部门的职责。
、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编制方法;预算内容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