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周长》 教学反思 罗瑞.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周长》 教学反思 罗瑞.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7/1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周长》 教学反思 罗瑞.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认识周长》这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讲授这节课之前我认真思考这节课的重难点,还是放在对周长的含义的理解上。虽然学生很容易知道周长就是物体一周的边线的长度,但要对它形成一个清晰地表象还需要分开、一步步来进行。所以我在让学生理解周长时从描边线入手,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等感性认识来充分感知周长。在教学中,我分为五个环节来授课。
一是创设情境,感受周长,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课堂上,首先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呈现一只蚂蚁爬树叶边线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
二是提供实例,进一步认识周长;
让学生用彩笔描出课本上习题上自己所喜欢的图形,进一步直观地感知周长,从而使学生得到图形的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接着让学生找身边的例子来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并且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长,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三是引导探究,测量周长;
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四是应用周长,解决问题;
让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计算规则图形的周长及知识的拓展延伸。
五是课堂总结,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印象。

这节课虽说重视知识的形成与获取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觉得有就一处的设计对教材内容挖掘得太过深彻了。我一共设计了四个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图形没有周长,为什么?在学生作答后我引出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还有一个是不封闭的图形,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感受图形边线具有封闭的特性,从而使他们知道在指物体表面周长的时候一定要指完整,不能断。其实后来的几个环节都是叫学生指周长,都在暗示着让学生体会周长的这一特征,所以前面强调边线的首尾相接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
其次,是细节的处理上还有待精细化。例如:有学生说用绳子围着圆一圈之后,把绳子拉直,用尺子量一量就可以知道圆的周长是多少,这时我却没有抓住机会适时给学生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又如:在实践联系计算图形周长时,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