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第四章 流水生产.ppt

格式:ppt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四章 流水生产.ppt

上传人:endfrs 2015/6/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四章 流水生产.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章流水生产
第四章流水生产
●流水生产的特征
●流水线设计原理
●可变流水线设计原理
●间断流水线设计原理
1
§
一、特征
●概念:劳动对象在各个加工阶段,都按照规定的顺序和速度,从一台设备到另一台设备,从一个工作地到另一个工作地,似流水般的移动。
●特征:(1)组成流水线的各工作地都固定地做一道或几道工序,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很高;
(2)各工作地按照加工对象的加工顺序排列;
(3)流水线上各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相等或成整倍数关系;
(4)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节拍出产产品
2
二流水线的分类
分类标志
对象移动方式
对象数目
对象轮换方式
连续程度
节奏化
机械化程度
流水线
固定流水线
移动流水线
单一对象流水线
多对象流水线
不变流水线
可变流水线
成组流水线
连续流水线
间断流水线
强制节拍流水线
自由节拍流水线
粗略节拍流水线
自动生产线
机械化流水线
手工流水线
混合流水线
3
4
§(以不变流水线为例)
一、确定流水线的节拍
●概念:流水线上连续投入或出产两个制品的时间间隔。
●计算公式
其中:T=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时间利用系数
Q=计划期产品出产量+废品量
(分/件)
5
●例1:设计某流水线,计划年产量为20000件, 外销件1000件, 废品率2%,两班制工作, 每班8小时,时间利用系数 ,计算节拍
表明:该流水线上每隔10分钟出产一件产品。
6
●基本方法:工序的分解和合并。
工序工步工序
分解
合并
三、计算和确定流水线上的设备数或工作地数
Si计:工作地(设备)计算数
ti: i工序单件工时
r :节拍
二、组织工序同期化
●通过采取技术组织措施调整工序时间,使之尽可能与节拍相等或成整数倍关系的过程。
7
例:某流水线计划日产量为150件,采用两班制生产,每班规定有21分钟的停歇时间,计划不合格产品率为2%。该流水线有4道工序,、12分、、。计算和确定各工序的工作的数。
解:◆计算节拍r:
◆计算工作地数Si计
S1 = = ; S2=12/6=2; S3== ; S4==
◆确定采用的工作地数Si采 S1=1;S2=2;S3=3; S4=1
(分/件)
8
四、计算流水线的负荷系数
●反映流水线的利用程度
流水线平均设备负荷系数:f平
接前例:F平=(6+ 12++)/7×6=
■一般而言,机械加工流水线的负荷系数≥
装配流水线的负荷率≥~
t :流水线各道工序时间之和;
N :流水线采用的工作地数之和
9
五、计算和配备工人数
1)手工操作为主的流水线

Pi: i工序工人总数 Si: i工序工作地数
Wi: i工序工作地同时工作的人 g: 每日工作班次

(2)设备加工为主的流水线
N: 流水线总设备数
S看: 平均设备看管定额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