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典籍名言(整理中)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一发不中,前功尽弃。(战国策)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艰。(朱子治家格言)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史记)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战国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资治通鉴)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史记)
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大风起兮云飞扬。(史记)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三字经)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不知其所以然。(庄子)
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资治通鉴)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禅宗祖师)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论语)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战国策)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史记)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史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红楼梦)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
手挥五弦易,目送孤鸿难。(世说新语)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庄子)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三国志)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红楼梦)
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以管窥天,以锥刺地。(庄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菜根谭)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