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教师青蓝工程计划.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师青蓝工程计划.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8/7/11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师青蓝工程计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师青蓝工程计划

篇一:青蓝工程工作计划
青蓝工程工作计划(2011---2012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我校新分配大学毕业生4人,新调入教师3名。他们的加入,壮大了我校的师资队伍,也为学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早日成才,以促进我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本学年,我们将继续发挥“青蓝工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优势,发挥其对新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促进新教师成长,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引领新教师向骨干、名师的方向发展。
二、工作重点
,明确树立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的思想,确立为教育事业终身奋斗的思想。
“历练师品、提高师艺、提升师德”为主导,引导青年教师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关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年级组内研讨课、学校汇报课、出师课等多层次的教学活动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4. 本学期我们将扩大被指导教师的范围,除新分配教师外,近两年分配的青年教师也将纳入到本工程中,接受骨干教师指导。指导教师范围也适当扩大,可跨级部安排教师进行新教师帮代。三、前期准备
师课”活动。活动结束后,上课教师要将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及指导教师的指导建议上交教导处。
3、大力营造帮扶学艺的氛围,最大限度地提供“师傅施展才能、传授绝招,徒弟专心致学、自我磨练”的机会,利用听课、评课、观摩课、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等一系列活动,为双方帮教活动的开展搭建平台。
4、排忧解难,热情关怀。学校尽力帮助师徒双方解除工作、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青蓝工程的实施铺平道路。四、工作措施
(一)对被指导教师的要求:
1、为青年教师指定师傅。新教师必须虚心接受指导老师的指导。
2、遵纪守法,恪守师德。按时参加学校的各种政治业务学录;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公益活动,发挥主人翁意识。
3、新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跟随师傅的指导初步确定自己的教学研究方向。要快速适应学校的工作节奏,适应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的变化,努力提升自己的新课程施教能力,挖掘教书育人、创造佳绩的潜能。
必须每节课都有自己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等,教案必须完整。
5、认真上课,做到师生互动,促进课堂实效。新老师上完课后,要及时进行课后反思, 6、要虚心学习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取长补短。该随时进班听,听完课后虚心请教,并在听课本上详细记录;要加强业务学录教育的故事,积累自己的教学感受;要坚持练习“三字一画”及教师基本功,出师时将进行综合测评。 7、要按规定认真参加各级师训部门的培训工作。(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指导老师要本着对学校发展负责、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负责的高度的责任感和承担培养新教师义务的使命感,根据学校对新教师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好全面的指导和督促工作(如:指导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等)。
2、做好示范和引路的作用。如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评点批改作业、学科竞赛辅导等,辅导新教师上好出师课和各类公开课。
3、了解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要求,尽力帮助解决。指导青年教师加强学习,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如指定、提供学习的资料,教科研课题的选定及论文的撰写和修改等。) 4、听徒弟上课10节以上,听完课后要随时点评。
5、指导教师不仅要在工作学习上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同时在生活上也应该多关心年轻老师,让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
青蓝工程为新老教师搭建了互帮互学,共同发展的平台,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锻造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附 1 青蓝工程教师名单
初一——初三青蓝工程教师名单
初四青蓝工程教师名单
青蓝工程协议书
立协议人:指导教师( ) 〔以下简称甲方〕被指导教师( ) 〔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尽快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拟实施青蓝工程,并立具体协议如下:
一、指导教师要主动做好传帮带工作,做到诲人不倦。从师德、教学、生活上全面关心被指导教师成长,具体做到:
1、指导乙方学好新课标,熟悉新课标,熟悉初中阶段学科教材,并能进行规范的教学设计。
并及时将教学评价和建议反馈给乙方。
二:乙方要主动虚心向甲方学习,做到学而不厌,务实进取,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具体做到:
要将指导教师的评价记录和反馈建议写在备课本中的教学反思中。
教导处统筹安排。
级管理心得”。
以上典型经验或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