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珠宝企业经营管理.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34页
该资料是网友上传,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请放心下载。
点击预览全文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珠宝企业经营管理.doc

上传人:miaoshen1985 2018/7/11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珠宝企业经营管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珠宝企业经营管理
第一讲珠宝企业经营管理概述
第一节珠宝企业的特征和类型
珠宝企业:是市场经济中依法设立的从事珠宝首饰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服务等经济活动,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是珠宝行业中的基本单位。
一、珠宝企业的特征:
1、珠宝企业是社会经济组织形式之一。珠宝企业以赢利为目的,从事珠宝首饰及相关产品的生产﹑流通﹑服务等活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2、珠宝企业是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珠宝企业是依法设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独立核算的的经济组织,依法享有资产的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受法律保护。同时珠宝企业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3、珠宝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珠宝企业生存在特定的环境中,其直接环境就是市场,满足市场需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并通过市场竞争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4、珠宝企业是中小型企业相比之下目前国内的珠宝企业规模都较小,家族式企业比例不小,处于完全竞争之列。而大的珠宝企业也不过几千人,上万人的专职珠宝生产经营的大型企业几乎没有,在国外也不是很多。
5、珠宝企业以营销奢侈品为目的。珠宝企业从事珠宝首饰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及流通,而珠宝首饰在经济学中被划为奢侈品范畴,是消费者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考虑购买的一种产品。
二、珠宝企业类型
根据法律形式的选择,珠宝企业可分为以下五种:
(1)私人独资企业
(2)合伙企业
(3)三资企业
(4)公有制企业
(5)公司制企业
根据企业的经营方式分:
(1)珠宝首饰制造企业
(2)珠宝批发企业
(3)珠宝零售企业
(4)珠宝加工与镶嵌企业
(5)珠宝服务企业
第二节珠宝企业经营管理概述
二、珠宝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
1、珠宝企业经营管理是一门科学。现代企业管理建立在哲学﹑经济学﹑心理学﹑数学等基础之上,随之发展而发展。
2、珠宝企业经营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
3、珠宝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珠宝经营管理并不是指狭义上的“人、财、物”、“产、供、销”,而是一个整合系统。它既包括从宏观上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又要按营销组合的要求对企业经营做出决策,还要做好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
4、珠宝企业经营管理复杂而细致。珠宝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复杂的竞争环境使企业的决策与企业的生命休戚相关;珠宝非工业化产品,需要单件管理;珠宝专业性强,需要全方位的知识和人才。
5、珠宝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借力。经营管理不是依赖管理者自身体能和个人的具体操作,而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借用部属或其他要素的能力去实现企业的目标。事必躬亲的管理者未必是优秀的企业家,而操作能手又未必善于管理。
三、珠宝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
1、分析与计划
2、组织与决策
3、指挥与协调
4、激励与控制
分析:正确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现市场机会。
计划: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
组织:构建企业经营管理框架。
决策:对经营目标及实施方案作出选择和决定。
指挥:建立权威指挥经营系统,对下属统一领导。
协调:协调各部门间﹑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激励:包括物质和精神鼓励,激发员工的内在能力,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控制:将经营业绩同计划相比较,找出偏差,制定下一步决策。
四、珠宝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
1、运作有序化
2、利润最大化产值最大化,销售收入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企业财富最大化。
3、成本最低化最小固定成本,最小可变成本,最小社会成本
五、珠宝经营管理应具备的观念
1、法制观念:企业必须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2、市场观念:以市场为中心,以消费者满意为前提。
3、竞争观念:强调竞争,更强调竞合
4、效益观念:市场营销的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
5、诚信观念:坚持诚信才能取信于消费者。
6、创新观念: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7、人才观念:人是最宝贵的财富。
8、信息观念:全面的信息就是金钱。
9、质量观念: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10、时效观念:把握商机。
六、珠宝经营管理应掌握的原则
1、效用最大化原则:企业运作产生最大效用,满足消费者最大需求。
2、效益最优原则:最大未必最优,短期优不等于长期优。追求最优效益必然要求资源的最佳分配,
3、创新原则:产品和管理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4、激励原则:调整企业人力﹑物力、财力分配,激励员工潜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最大动力。
5、协调和谐原则:整个机构要协调。
6、反馈原则:重视各方面的反馈意见。
7、弹性原则:决策、计划、谈判等,要灵活有余地。
8、二八原则:即20%的人掌握着80%的资源。
9、“借”的原则:做生意可以没有钱,但要有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