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地质学基础.doc

格式:doc   大小:34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质学基础.doc

上传人:sxlw1984 2018/7/11 文件大小:3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质学基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质学基础
一填空
1. 全球地震主要集中在( )、( )、( )三个带上。
2. 海底峡谷位于( ),它是( )侵蚀作用形成的。
3. 某地发生了一次地震,地震台首先接收到的地震波是( ),最后接到的是( )。
4. 海底磁条带一般都与( )平行,并在其两侧呈对称分布。。
5. 按化学成分的不同,陨石基本上可分为( )、( )和( )三大类。
6. 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部分总称为( )。
7. 海浪剥蚀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是( )。
8. 就侵蚀方式而言,山区河流以( )为主,平原地区以( )为主,而在石灰岩分布地区则以( )为主。
9. 利用解理来鉴定矿物时,主要是根据解理的三个方面特征,即解理( )、解理的( )以及解理的( ) 。
10. 泛大陆形成以后,沿古地中海分裂为北方的( )古陆和南方的( )古陆,并逐步分裂为若干陆块,四散漂移拼合,逐渐形成现今的各个大陆。
11、显晶粒状结构是( )岩常见的结构,碎屑结构是( )岩常见的结构。
12、地层层序律指的是先期形成的地层位于( )部,后期形成的地层位于( )部。
13、石英与长石肉眼鉴别的主要区别在于石英( ),长石( )。
14、侵入岩和变质岩的年龄是通过( )的测定而得到的。
15、地球内部在33km与2900km处存在两个一级界面,分别为( )与( )。
16、岩层产状可以用( )、( )和( )三要素来确定。
17、平分褶皱两翼的假象面称为褶皱( )。
18、中生代被称为( )动物的时代。
19、地壳和软流圈以上地幔部分的总称为( )。
20、风化作用包括( )、( )和( )三种类型。
21、河流下蚀作用的最终侵蚀基准面为( )。
22、沉积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 )结构 和( )构造。
二判断对错
1. 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对地面及其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来划分的。( )
2. 北半球磁倾角为正,罗盘上的指北针为向下倾。( )
3. 在水解和碳酸化作用过程中,钾长石比斜长石更易于分解。( )
4. 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有可能成矿。( )
5. 喜马拉雅山北坡比南坡气温低,因此北坡比南坡的冰冻风化强烈。( )
6. 干旱地区、高寒地区及两极都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 )
7. 某河流谷坡上有四级阶地,其中最先形成的阶地为Ⅰ级阶地。( )
8. 倾伏褶皱的转折端就是倾伏端。( )
9. 只要有可溶性岩石存在的地区,就会产生喀斯特。( )
10. 平行不整合也是划分构造层的标志。( )
。( )
,在横向上随地形的起伏而起伏,在高度上随季节的改变而变化。( )
。( )
,但都与该极性期的长短互成比例。( )
。( )
。( )
17 湿热气候区,化学风化作用的速度快,影响深度大。( )
18. 地层的不整合面也是一个古风化剥蚀面。( )
19. 物理风化作用并不引起岩石中矿物成分的改变。( )
20. 世界活火山都集中地分布在板块的边缘,而板块内部则无。(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