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教案
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课程名称
数学
授课日期
第周年月日
授课时数
1
授课章节
名称
§ 集合与元素
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体会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掌握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教学重点: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
教具及教学方法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讲授方法:启发引导式
课堂教学设计
§ 集合与元素
一、探究
1、中国的“西南三省”指哪三个省份?
2、世界四大洋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3、太阳光有七色光组成,哪七种?
二、新课
1、集合的基本概念
(1)集合的含义
所谓集合,是由某些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集合一般采用大写的英文字符A,B,C等。
(2)元素的定义
元素,集合中的每个确定的对象叫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b,c等。
(3)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 记作aÎA;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 记作aÏA。
举例:
例题:下列对象能否组成集合?
(1)中国的直辖市;
(2)方程x-1=0的所有解;
(3)大于3的自然数;
(4)著名科学家。
交流:举一些集合的例子,并指出它们的元素有哪些。
2、集合的分类
有限集、无限集。
3、常用数集
N、N、Z 、 Q 、 R
3、问题解决
比赛项目:100米、200米、实心球、铁饼、800米、1500米、3000米、4×100米、三级跳、立定跳远、跳高共11项。
(1)、田径项目有哪些?能否组成集合?如果能,集合的元素分别是哪些?
(2)、个人、团体项目分别有哪些?它们能否组成集合?若能集合元素是哪些?
4、练习:见课本
5、小结:集合的概念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6、作业:课本习题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课题
一、引入实例
二、集合的含义
三、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例题、……
课堂练习
课后反思:
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教案
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课程名称
数学
授课日期
第周年月日
授课时数
1
授课章节
名称
§ 集合表示
教学目标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无所不在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需要的集合
教具及教学方法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讲授方法:启发引导式
课堂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
集合的概念、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二、新课
1、探究:
(1)1,4,7,10
(2)小于5的正整数
(3)江苏的地级市
问题1、分别指出它们的元素是哪些。
2、怎样表示这些集合? (讨论探究)
2、集合的表示方法:
①列举法
表示形式: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写在:{以逗号隔开的全部元素}.
适用范围:直接给出元素或以属性界定元素的有限集.
例如(1)由1,2,3,4,5, 6组成的集合
A={1,2,3,4,5,6}.
(2)方程x-1=0的解组成的集合;
B={1}.
(3) 小于10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C={0,1,2,3,……99}.
(4)小于3的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
D={ ? }.
探究(4)
②描述法
表示形式: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写在{x | x具有的共同特征},
例如(4)写D={ x | x<3 x∈N}.
例题1、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大于6的实数组成的集合;
不等式2x-3<0的解组成的集合;
所有三角形组成的集合。
解:
随堂练:书P 2题
例题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 x | x=2k+1, k ∈N }.
(2) { x | x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3){ x | x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内角的度数}
解:
例题3:用适当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大于-1且小于3的整数组成的集合
不等式4x-5<3的解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x上的点组成的集合。
解:
练习: P6
总结:1、集合的表示方法通常有两种:列举法、描述法。
2、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作业:P7 2、3题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课题
一、列举法
二、描述法
三、维恩图法……
例题:
练习、……
课后反思:
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教案
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课程名称
数学
授课日期
第周年月日
授课时数
1
授课章节
名称
§ 集合之间的关系(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