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SLE4442通信协议.doc

格式:doc   大小:62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SLE4442通信协议.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8/7/13 文件大小:6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SLE4442通信协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SLE4442通信协议:
数据传输协议是指连接IFD器件和IC之间接口的协议。它与“S=A”类型的协议是相同的。在I/O的所有数据的变化是由CLK的下降沿上确定的。
数据传递协议由四个模式组成:
-复位并应答复位
-命令模式
-数据输出模式
-处理模式以上模式为操作模式
注意:I/O引脚是漏极开路引脚,因此需要外接上拉电阻以获得高电平。
数据传输协议:
应答和复位应答
应答复位是根据ISO7816-3标准产生的。复位信号可以在操作过程中的任何时候给出。起始时,地址计数器被设成零,当RST状态从“H”变到“L”时,伴随着一个始终脉冲第一个数据比特被输出到I/O口。随后再输入另外的31个连续时钟脉冲,第一个4个编址EEPROM单元内容被读出来了。第33个时钟脉冲将I/O口转换成高阻态并且结束了ATR程序。
应答复位:(Hex):
字节1
字节2
字节3
字节4
DO7…DO0
DO15…DO8
DO23…DO16
DO31…DO24
命令模式
在应答复位之后,芯片接着就等待命令。每一个命令都是伴随一个起始位开始的,三个字节的长命令后紧跟着一个额外的始终脉冲并且以一个停止位结束。
-起始位:时钟为H状态时,I/O的下降沿作为起始态;
-结束位:时钟为H状态时,I/O的上升沿作为结束条件。
当接收一个命令后,芯片有两种可能的状态:
-数据输出模式,以便读取数据;
-处理模式,用以檫除和写数据。
数据输出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第一个数据比特位在I/O口有效。当数据的最后一个比特位输送完成后,将有一个额外的时钟脉冲使得I/O口变成高阻态并且为IC卡接收下以命令做准备。在这种模式下,任何的开始和结束标志信号都将被丢弃。
处理模式:
工作在这种模式中IC卡执行内部处理。IC的时钟脉冲要持续不断直到因第一个时钟下降沿而变成L态的I/O口状态变回高阻态。在此状态下任何形式的开始和结束标志均视为无效。
注意:在上述模式下,RST的状态为L。如果RST的状态在CLK位低电平时被设置为高电平,任何操作都将被放弃;并且I/O口状态变为高阻态。
命令字:
命令格式:
每个命令由三个字节组成:数据形式如下表所示
MSB 控制字节 LSB
MSB 地址字节 LSB
MSB 数据字节 LSB
B
7
B
6
B
5
B
4
B
3
B
2
B
1
B
0
B
7
B
6
B
5
B
4
B
3
B
2
B
1
B
0
B
7
B
6
B
5
B
4
B
3
B
2
B
1
B
0
数据传送从控制字节的LSB位开始。
图表4:命令模式
SLE4432提供4个命令,列于表1。除了这些命令外,SLE4442还提供3个命令,示于表2。
表一:
字节一、控制
字节二
地址
字节三
数据
操作
模式
B7
B6
B5
B4
B3
B2
B1
B1
A7-A0
D7-D0
0
0
1
1
0
0
0
0
地址
无效
读取主存储
数据输出模式
0
0
1
1
1
0
0
0
地址
输入
更新主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