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江淮儿女送瘟神(下)
16江淮文史2000/1
掀起灭螺运动高潮
1956年12月7日,中共安徽
省委向血吸虫病流行区各级党委发
出通知,要求在冬季兴修水利中,
每一口塘,每一条沟的工程都要结
流行区为使灭螺工作不停顿,还以
乡或社为单位成立半脱产的"常年
,环
境不复杂的乡村,经过一两个冬春
的努力,便基本上消灭了钉螺.
这一成绩,极大地鼓舞了流行
区广大干部,群众,灭螺也就成了
40多年来消灭血吸虫病的主要措
"全党动
员,全民动员","千军万马齐上
阵","改山改水,消灭钉螺",
气壮山河的大规模群众灭螺运动
高潮.
"大跃进"的形势下,省委于2月
6日修订了《安徽省消灭血吸虫病
大体规划》,提出"三年战斗,一
年扫尾,四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
完成消灭血吸虫病的任务".2月
18日和3月l1日《安徽日报》相
继发表题为《消灭钉螺,挖掉祸
根》和《血吸虫病不消灭,我们寝
食不安》,各流行区层
层发动,血防成为当时压倒一切的
分成血防和生产两套班子:整劳力
上阵灭螺,
每天有百万人参加灭螺,处处都见
"移风易俗,改造山河,消灭钉
螺"的标语口号和彩旗飘扬,人山
人海的灭螺工地.
1959年公社化之后,灭螺规
模更大,清沟,开新填旧,火烧,
水烫,药灭,一切可用的灭螺方法
都上,而且"雨天当晴天,黑夜当
白天"地连续"作战".
'
1958年以后,安徽连续3年
,省委血
防领导小组在繁昌召开现场会,
会上桂林栖说:"现在有些地方已
,越是
里,防治工作也要保持跃进的势
头."疫区农民虽然生活极其艰
苦,但对灭螺仍保持着轰轰烈烈的
,褒山两个公社,每
天出动万人,将全社所有的沟,
塘,坝,库都重新安排,无用的填
掉,有用的开新填旧,填不掉的用
螺的技术指导,晚上背着火焰喷射
器烧田埂,吃住在田头,日夜不
——汤湖
潭,灌溉田地千亩,潭里钉螺密
集,灭螺难度很大,公社便将这里
严德华原是晚期血吸虫病人,治好
后身体还很弱,他便跪在潭边灭
螺,连续干了两个多月,终于把汤
湖潭彻底"翻新",消灭了钉螺.
谢集公社和谢集血防组分别荣获
全国农业先进单位和周总理签署的
全国除害灭病先进集体称号,褒山
公社代表还荣幸地获邀去北京参
加国庆十周年观礼.
至1959年冬,全省共灭螺4
当代写真17
亿多平方米,大部分流行区的疫情
,毛泽东
主席视察安徽,在省博物馆看到安
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
绩,,以血
防为主要内容的安徽除害灭病成
果,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为全国
农业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展出.
这一时期安徽的血防工作成
绩誉满京城.
此之前,"四清"运动和"文化大
革命"使血防工作中断了整整7
,"瘟神"卷土重
来,血吸虫病疫情回升日益告急.
正当疫区人民面临重遭血吸虫病
摧残的时候,毛泽东主席签署了中
共中央关于加强血防工作的f70]2
号和49号文件.,
这两个文件,犹如阴霾满布的
天空中的一道曙光,使疫区广大干
群摆脱了困惑,振奋了精'神也使
一
些"无产阶级革命派在'抬头
看路线"的同时,不得不低头看一
省革委会立即在宣城召开全省血
防工作会议,传达这两个文件,又
组织安医应届毕业生下乡宣传这
生向全省军民发出"向血吸虫宣
战,向血吸虫进军,与血吸虫决一
18江淮文史2000/1
死战"《安徽
日报》发表社论:《打一场消灭血
吸虫病的人民战争》.大江南北又
掀起"再次送瘟神"的群众运动高
潮.
这次高潮仍然是以灭螺为中
心,比一上次高潮显得更有组织,
更有计划,范围更广,力度更大,
延续的时间更长.
国县,根据水利和灭螺的需要,提
出"改字当头,灭在其中,改灭结
合,以灭促改"的方针,以8年时
间对全县流行区的水系全部重新
规划,
动员数万人上阵,改造中小河流
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