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管理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18/7/13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管理制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管理制度

第一章工作职责安排

第一条安全审计员的职责是:
1. 制定信息安全审计的范围和日程;
2. 管理具体的审计过程;
3. 分析审计结果并提出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意见;
4. 召开审计启动会议和审计总结会议;
5. 向主管领导汇报审计的结果及建议;
6. 为相关人员提供审计培训。
第二条评审员由审计负责人指派,协助主评审员进行评审,其职责是:
1. 准备审计清单;
2. 实施审计过程;
3. 完成审计报告;
4. 提交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
5. 审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第三条受审员来自相关部门,其职责是:
1. 配合评审员的审计工作;
2. 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
3. 提交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报告。

第二章审计计划的制订

第四条审计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审计的目的;
2. 审计的范围;
3. 审计的准则;
4. 审计的时间;
5. 主要参与人员及分工情况。
第五条制定审计计划应考虑以下因素:
1. 每年应进行至少一次涵盖所有部门的审计;
2. 当进行重大变更后(如架构、业务方向等),需要进行一次涵盖所有部门的审计。

第三章安全审计实施

第六条审计的准备:
1. 评审员需事先了解审计范围相关的安全策略、标准和程序;
2. 准备审计清单,其内容主要包括:
1) 需要访问的人员和调查的问题;
2) 需要查看的文档和记录(包括日志);
3) 需要现场查看的安全控制措施。
第七条在进行实际审计前,召开启动会议,其内容主要包括:
1. 评审员与受审员一起确认审计计划和所采用的审计方式,如在审计的内容上有异议,受审员应提出声明(例如:限制可访问的人员、可调查的系统等);
2. 向受审员说明审计通过抽查的方式来进行。
第八条审计方式包括面谈、现场检查、文档的审查、记录(包括日志)的审查。
第九条评审员应详细记录审计过程的所有相关信息。在审计记录中应包含下列信息:
1. 审计的时间;
2. 被审计的部门和人员;
3. 审计的主题;
4. 观察到的违规现象;
5. 相关的文档和记录,比如操作手册、备份记录、操作员日志、软件许可证、培训记录等;
6. 审计参考的文档,比如策略、标准和程序等;
7. 参考所涉及的标准条款;
8.
审计结果的初步总结。
第十条如怀疑与相关安全标准有不符合项的情况,审
计员应记录所观察到的详细信息(如在何处、何时,所涉及的人员、事项,和具体的情况等) 并描述其为什么不符合。关于不符合的情况应与受审员达成共识。
第十一条在每项审计结束时应准备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包括:
1. 审计的范围;
2. 审计所覆盖的安全领域;
3. 审计结果的总结;
4. 不符合项,不符合项的具体描述和相关证据;
5.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第十二条不符合项是指与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不一致的情况。产生不符合项可能是由于与相关的规定不一致,包括:
1. 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2. 信息安全策略;
3. 相关标准和程序;
4. 相关法律条款;
5. 本单位的相关规定;
6. 任何其它在客户合同中规定的要求。
第十三条不符合项可以细分为“主要”或“次要”。如果所发现的不符合项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