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施工2标盾构施工成本分析与控制.doc

格式:doc   大小:489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施工2标盾构施工成本分析与控制.doc

上传人:miaoshen1985 2018/7/13 文件大小:4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施工2标盾构施工成本分析与控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施工2标
盾构施工成本分析与控制
内容提要:在中国地铁隧道大都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施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在分析了盾构法隧道成本构成的基础上,主要从降低盾构施工费用方面,结合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施工2标(人民北路站至天府广场站盾构区间)讲述如何控制盾构施工成本。
关键词: 盾构施工成本分析控制
引言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盾构法隧道,由于其先进的施工工艺和不断完善的施工技术,使得其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地铁、上下水道以及地下共同沟等隧道工程建设中,在我国的各大主要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和南京等地,已建和在建的地铁隧道大都采用盾构法施工。现在成都、西安、杭州等地也正在开始采用盾构法修建地铁隧道。但是,一方面伴随着各主要城市为解决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对发展地下轨道交通有着较大的需求,另一方面,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从工程造价上来看是非常昂贵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如何合理地控制盾构隧道的建设成本、降低工程造价,已成为当前地下空间开发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影响地下铁道造价的主要因素,降低建设费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降低车辆等设备购置费、运营管理费,以及降低作为基础设施的土建工程的费用。
本文在分析了盾构法隧道成本构成的基础上,主要从降低盾构施工费用方面,结合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施工2标(人民北路站至天府广场站盾构区间)讲述如何控制盾构施工成本,
盾构隧道的成本构成
表1是对中、日两国盾构隧道建设成本的构成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主要项目在整个隧道建设中所占的比例,并且,还可发现构成费用的主体主要有这几大项:管片衬砌、机器设备、废土运输处理及竖井建造的防护费用等。
针对成都地铁卵石含量高、高富水等困难条件,主要从盾构机的选型、***、渣土改良以及盾构机的掘进技术、盾构始发阶段的试验等方面来讲述如何控制盾构施工成本,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之目的。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施工2标(人民北路站至天府广场站盾构区间)成本控制
成都地铁二标基本情况
工程概况
表1 中日两国盾构隧道各项成本费用构成
中国
日本
项目
比例(%)
项目
比例(%)
管片
34~38
管片
30~40
二次衬砌
12~15
二次衬砌
5~10
盾构机
17~19
盾构机
20~30
工程设备
5~8
工程设备
10~15
掘进设备
9~15
掘进设备
5~10
废土处理
7~16
废土处理
10左右
掘进劳务费
5~11
掘进劳务费
5左右
竖井建造
7~18
竖井建造
5~10
进出洞防护
4~10
进出洞防护
3~5
其它
4~8
其它
10以内
2标段区间段地铁线路处于人民北路和人民中路上由北向南,沿人民北路南部和人民中路敷设,,。共三个区间,即〔人民北路站~文武路站区间〕里程范围为Y(Z)CK5+~Y(Z) CK6+,左线长约1137m,右线长约1132m;〔文武路站~骡马市站区间〕里程范围为Y(Z)CK7+~Y(Z) CK7+,左线长约442m,右线长约450m;〔骡马市站~天府广场站区间〕里程范围为Y(Z)CK7+~Y(Z) CK8+,左线约长811m,右线长约826m。另区间内还包含有盾构始发井和附属工程。{3个联络通道(2个含泵房),14个洞门}见施工概况图1
施工概况图1
地质分析
本标段隧道主要穿越卵石土层,卵、砾石成分以灰岩、砂岩、石英岩等为主,呈圆形~亚圆形,粒径大小不一,分选性差。卵石含量约68%,粒径以30~100mm为主,初探揭示最大粒径180mm,根据试验段探井和天府广场基坑揭示最大粒径达530~550mm,圆砾含量约10%,兼夹漂石,漂石最大粒径270mm。卵石硬,最大强度可达200MP。卵、砾石以中等风化为主。充填物主要为中细砂及少量粘性土。~。下图为成都砂卵地层资料照片。
盾构机掘进地层照片1
水文条件
地下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松散土层孔隙水,二是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全新统(Q4)、上更新统(Q3)和中更新统(Q2)的砂、卵石土中,三层砂卵石层含水极其丰富,形成一个整体含水层,~,为孔隙潜水,局部由于地形和上覆粘性土层控制,具微承压性。为强透水层,隧道基本位于该层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