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种子萌发评课.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种子萌发评课.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7/14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种子萌发评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种子的萌发》评课稿
李洪波
听了王老师一课以后,还是有些可以令人反思学****的地方,下面就简单介绍如下。
一、值得学****的地方:
1、教师对教材实验大胆处理。
具体体现有三:A、把浸泡种子200毫升水改为50毫升。B、将云豆种子替换油菜种子。C、容器将试管替代烧杯。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教材有过深入的钻研,并且对教材中的实验有过多次的实践,通过实践发现实验不明显进行重新调整。云豆观察比油菜籽更直观容易,试管比烧杯更容易发现水分的减少。
2、教师对实验材料有效控制。
具体体现有三:A、干种子使用信封包装。B、选取十粒浸泡种子其中两粒放入盆中观察。C、以老材料到教师地方换新材料。教师总是想得那么细致周密,总是在需要的时候,恰如其分地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亢的学****兴趣,全班学生也有序、高效地进行着科学探究实验。这一切应该得益于教师对实验材料的有效控制。
二、值得商讨地方:
1、科学规范的科学语言。
第一、对于“白云豆”的名称规范。听课之时,我还一直在想,教师板书中的“白云豆”是否正确规范,通过网上搜索以后,我发现“白云豆”与“白芸豆”是同一类,只是写不一布局。第二、教师多次使用儿童化或拟人化语言,这样显得更具有亲和力,比如:他们都躺在课桌里、请你说说他们“相貌”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虽然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但在科学课中似乎有点欠妥,科学课需要准确、规范对物品或物品某部分命名称呼。科学更具有严谨性。在一般性的语文课中,同样一句话,显得很有童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但科学课上是不规范的。
2、直接高效的课堂引入。
教师手拿一粒黄豆、蚕豆、云豆。一次次地问学生:这是一颗什么豆?然后一次次反复上黑板书写名称,效果差且效率低。因为学生根本无法看清教师手中的豆。何不直接一颗颗放在实物投影上提问,学生看得清楚速度也快。
 
三、课后反思:
1、教材并不完全正确,但也需要认真钻研教材,清楚教材编排的真正意图。
从今天下午的一段激烈的评课,让我觉得对教材编写意图的认识是何等重要。以黄豆、蚕豆、油菜籽浸泡对比实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甚至出现了很多令我们“傻眼”的科学专业知识,似乎我们都走入了实验的“盲区”,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一个什么实验,其目的是什么,为下面哪些内容铺垫或服务?了解教材编写实验意图,你就能准确把握实验,就会合理调整实验使其有明显的实验效果。在这里的实验,教材主要编写意图是让我们了解各个种子在浸泡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水份减少的情况,旨在了解种子萌发需要水,会使种子变软膨胀。